緋紅之月 作品

第696章 都得站隊(一)

  這些年卡恩是以一名中國公務人員以及經濟學家的身份辛苦的工作,把一名學者當成間諜,是最大的侮辱。在中國的制度中,文明黨作為執政黨,負責制定國家政策。政府管的是經濟和民政,這些工作是公開的,不存在什麼秘密內容或者交易。想得到這些領域的消息,應該去看中國各級政府的工作報告,而不是跑來找一名市長。

  看到卡恩不快的神色,吉姆領事連忙解釋道:“請您不要誤會。您作為大英帝國培養出的精英,自然會完全遵守精英應有的忠誠。我方才的問題是詢問您這樣經濟學家,中國基於經濟需求,在當下世界局勢越來越緊張的當下,會不會採取與之前不同的政策。”

  這話代表著對經濟學家的尊重,卡恩沒有之前的不快,他想了想後答道:“最近何銳主席寫了一本新書,名為《未來世界的經濟發展展望》,不知英國的經濟學界怎麼看?”

  吉姆見話題終於上了正軌,趕緊答道:“我本人也看過《未來世界的經濟發展展望》,我的看法與英國經濟學家的看法差不多,都認為中國對於殖民地的態度非常不友好。”

  卡恩心中有些鄙視英國經濟學界。何銳的新書中提出了為了擴大世界市場,殖民主義應該被扔進歷史垃圾堆的觀點。美國的南北戰爭結束後,解放的奴隸們終於擁有了普通人的身份,他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要努力工作,與社會上進行交易。這樣的自由人不僅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為國家繳納賦稅,還在很多領域拉動了社會經濟發展。

  被殖民宗主國剝削的一乾二淨的殖民地不僅創造不了什麼財富,殖民宗主國還得花錢維持剝削制度。卡恩親自到朝鮮進行了考察,現實讓卡恩不得不承認,擺脫了殖民壓迫後的朝鮮雖然還是窮字當頭,經濟發展的確不如中國和日本。但是隨著東亞經濟共同體內部的財政轉移,加上朝鮮完成了土改,現在的朝鮮人民能不捱餓,能接受教育,進入了工業化時代。

  而朝鮮政府在中國經濟界提供的知識服務下,根據本國的資源發展出了自己的產業,並且接受了中國與日本的一定產業轉移。現在有3000多萬人口的朝鮮已經是一個新興市場。如果當下的發展進程不受到打斷,20年後,朝鮮就會成為一個初步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有3000多萬人口的工業化國家,放在全世界也是個需要注意的市場。

  英國一部分不成器的經濟學家甘當殖民政策的走狗,完全無視了經濟學理念發表給政府當走狗的言論,讓卡恩對那些人非常不屑。

  塔讀@告^在線免。費閱&讀!

  1939年4月30日,英國駐華大使與法國駐華大使一起見到了中國外長李時光,想確定中國的立場。5月1日,何銳的一篇文章在國民日報上刊登出來,在文章中,何銳表達了對歐洲局勢的擔憂。同時再次聲明,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現在和未來,中國都將不再尋求擴大領土,也不會尋求獲取殖民地。

  這篇文章就是何銳的聲明,全球各國全都轉載了這篇文章。英國外交部自然也仔細研究了這篇文章,這樣的聲明並不具備任何約束力,但是對當下的英國來說,已經是他們能夠獲得的最明確的好消息。中國至少沒有與德國進行戰略聯動的意圖。

  進入了5月,英法通過與莫斯科的一系列外交溝通,逐漸讓蘇共明白了英法的意思。斯大林此時甚至沒興趣與英國首相與法國總理見面,因為英法提出的觀點是,如果德國對英法發動戰爭,蘇聯在不破壞周邊國家主權的情況下,可以派兵對德國進行進攻。

  這樣的要求從物理角度看,簡直是瘋了。蘇聯現在與德國並不接壤,蘇聯的海軍極為孱弱,雖然現階段好像比中國更強一點,但是中國獨立建造的戰列艦與航空母艦已經按照進度完成了主體83%的建造。到1939年7月,第一艘中國自建的戰列艦與航母就要下水,並且會在很短時間內開始舾裝。加上已經下水的4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到1940年4月,中國的海軍規模就將正式超過蘇聯海軍。如果指望蘇聯海軍對納粹德國發動進攻,英法還不如去求助中國。

  至於陸軍和空軍,蘇聯暫時想不到有什麼辦法在不破壞周邊國家主權的情況下與德軍進行交戰。

  如果從外交話術來分析,英法的態度就更加的不誠實。既然都要讓蘇聯出兵與德國作戰,英法就必須拿出誠意來,對蘇聯做出承諾。這些承諾可以是與蘇聯簽訂條約,如果蘇聯遭到德國進攻,英法立刻向德國宣戰。也可以是承諾蘇聯收回在歐洲大戰後失去的領土,當蘇聯收回這些領土後,才可以與德國接壤。

  英法則是明確表示,不接受蘇聯與周邊國家的邊境線發生改變。理由居然是慕尼黑協議造成了很糟糕的影響,英法已經不能再接受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合著英法自己捅破了天,現在要蘇聯幫助英法擦屁股。斯大林一時搞不太清楚,英法這是裝瘋賣傻,還是真的被眼前的局勢給逼瘋了。

  斯大林總書記沒有那麼多時間思考英法的可笑提案,前來開會的一眾蘇共政治局委員們很快到了,基洛夫雖然被認為是溫和派,但是這次剛開會,基洛夫就說道:“根據西南軍區的反應,圖哈切夫斯基同志的軍事觀點已經非常機會主義,對紅軍的建設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這麼一段話已經表達了基洛夫對圖哈切夫斯基的全面否定。根據蘇聯的傳統,基洛夫發言結束後,好幾位蘇聯紅軍軍事領導緊跟著對圖哈切夫斯基開炮,猛烈抨擊圖哈切夫斯基的軍事理念。

  被重點拿出來說事的要點包括但不限於,圖哈切夫斯基只重視進攻,完全無視了防禦。以至於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軍事理論搞出來的訓練戰術下,不少蘇聯紅軍的新部隊連挖戰壕都不會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以蘇聯的傳統,這種指控會誇大一些。真的讓部隊在地上挖戰壕,怎麼可能不會。不過現在的蘇聯紅軍沒有進行戰壕的培訓,挖出來的戰壕大概能稱為“溝”,別說完全不具備現代戰壕的技術含量。甚至比歐洲大戰時期俄國的戰壕建造水平都出現了巨大的退步。

  之後對圖哈切夫斯基的批判又轉入了其他層面,圖哈切夫斯基要建立的蘇聯紅軍是一支全部機械化的軍隊,蘇聯已經開始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即便第三個五年計劃超計劃完成,蘇聯也沒有能力建設一支600萬人規模的全機械化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