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76章 明確的未來(三)

  “現在雖然不樂觀,卻還沒到爆發的時候。根據日本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報告,經濟危機前會有的徵兆已經出現了好幾個。我在朝鮮的時候,見到朝鮮賣日本貨與中國貨的店鋪都開始降價出售。而日本的商家也出現了降價銷售的局面。”

  石原是日本總理,還親自接觸大量第一線數據,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何銳現階段只關注戰略問題,反倒不怎麼參加國家的具體運行,便說起了彙報上看到的內容,“中國也差不多。現在的技術擴散,讓辦廠越來越容易。很多中國鄉鎮企業的產品開始大量出貨,劣質產品滿街都是。海關正在嚴查向周邊各國走私的事情,也不知道有沒有攔得住。”

  石原則是親自決定的嚴查走私的決定,點頭答道:“日本也差不多。日本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裡描述,那些沒什麼技術含量的企業都快瘋了,拼命的找途徑賣他們的爛貨。按照日本的經驗,要不了多久,這些企業就會留下一堆破爛商品後破產。呵呵,能留下產品的還是好的,最糟糕的是那些人開始騙。不知道中國的情況如何?”

  “人民銀行已經要求銀行對於貸款對象提供的合同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偽造合同的,立刻抓起來。”何銳答道。雖然這些工作並不需要何銳去管,但央行下了這個命令,可見情況也不樂觀。

  石原覺得前期的交流鋪墊的差不多了,才切入主題,“老師,日本的這一輪經濟危機大概明年,也就是37年就會來。老師提出的理論認為,需求和就業可以通過政府投資被創造出來,但是新的經濟平衡需要時間才能達到。如果擴大生產製造出來的商品,沒有足夠的市場可以消費,那帶來的就是減產、裁員、蕭條。所以,我覺得也許到了通過投資軍事工業有關的重工業,拉動經濟,並且促進經濟提升的時候。”

  何銳搖搖頭,“石原,你為什麼會認為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在我看來,如果中日兩國通過扶持民用高技術的發展,也可以起到差不多的作用。”

  石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看法,而是解釋道:“老師,中國是大國,有太多暫時的工作機會。日本是小國,如果只是靠日本國內需求,日本無法實現產業升級。日本政府總不能對企業說,你們趕緊停工歇業,該關門的關門,該破產的破產吧。”

  “事在人為。”何銳調侃道。

  石原聽到這話,索性裝作嚴肅的答道:“事在人為也沒錯。那就請老師讓光子回日本工作,然後在報紙上大罵,主題我都想好了。就大罵該死的資本主義!”

  何銳被逗的哈哈大笑。

  正在此時,門被推開了。光子端了水果和餅乾走進來,看到何銳笑的開心,旁邊的石原則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忍不住湊渠道:“什麼事如此可笑。”

  “石原想請你回日本報社上班,每天大罵邪惡資本主義。”

  光子知道石原很多時候挺喜歡惡搞,便答道:“石原兄,資本主義的名聲已經臭大街了,便是在帝國主義國家裡面也是大票人痛罵資本主義是導致社會敗壞的原因。我去罵,只是班門弄斧。”

  石原點點頭,“老師,日本想產業升級的難度很大,資本家們聯合起來抵制。沒有足夠的市場承載,日本沒辦法單獨靠日本市場完成產業升級。此時最好的宣傳反倒是大罵資本主義,才能對抗那些哭天抹淚,尋死賣活的資本家們。”:魰斈叄4

  此時光子放下水果和點心,退了出去。何銳答道:“石原,資本主義也不是隻有一種。你所說的那種,是技術含量低,重複工作量高的產業。譬如,房地產。又或者是已經建成了壟斷體系的企業。

  這種產業不管曾經多麼生氣勃勃,多麼銳意進取,獲得過多麼偉大的成就,企業的領導者最終都會在政治上支持權力尋租,在經濟結構上支持封建特權。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把維持企業生存的成本轉嫁給別人。這些企業在資本主義國家裡面也被認為是國家蛀蟲。”

  說到這裡,何銳忍不住嘆息一聲。在何銳原本的原本時空中,那種有擔當,在覆滅前承擔責任,把債務還清,在儘可能不傷害別人和自己的時候瀟灑退場的資本家,即便不能說絕無僅有,至少也是鳳毛麟角。因為這是違揹人性的做法。

  99.99%以上的資本家,在自己完蛋前都會盡可能拉著更多人一起完蛋。如果他們能力夠大的話,拉著國家一起完蛋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資本家的宿命,一個被詛咒的宿命。

  只要進入“被詛咒”路徑的企業,一定會盡可能玩弄“大而不能倒”把戲,這些已經只追求收益表好看的資本家們在各個國家都成為了禍害。在中國,那些趁著風口時期趁勢而起,利用國家政策不完備而製造出驚天債務,還試圖想通過轉移責任脫身的傢伙多得很,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石原不知道何銳在想什麼,他率直的解釋道:“老師,日本不缺乏銳意進取的企業,也不缺乏銳意進取的科技人才,日本缺乏的是市場。即便中國只是給日本一兩個產業領域,日本也能推動產業升級。

  現階段日本的株式會社,可以說是封建殘餘,但它們也是一種自救制度。這些小企業組成的株式會社形成了日本的產業鏈,只要上面的龍頭企業通過株式會社內部的討論體系決定實施產業升級,整個體系就會運作起來。其效果比單純的政府推動更高。老師對日本的瞭解只怕在我之上,我請求老師支持一下日本的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