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六章 求個恩典(第二更)

    這次宗室大賞,並不是通賞,而是賞的徵葛爾丹的有功宗室。

    九阿哥與十阿哥,兩人壓根不貼邊,也打著督辦軍糧有功,列在其中。

    這就是貼補兒子了。

    九阿哥這裡的確是窮,十阿哥那邊馬上大婚,以後拋費也大。

    康熙神色稍緩,看清楚九阿哥手中的東西,冷哼道:“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又是怎麼了?平時也不見你過來,不會又要折騰什麼吧?”

    他想起曹寅提的西洋呢織場,很是心動。

    如今各地銀荒,之前一千文能兌一兩銀,現下不足七錢。

    若真是按照九阿哥的計劃,可以從廣州海關出口料子,換了洋銀回來,正可解朝廷銀荒。

    他帶了幾分期待。

    九阿哥沒有讓他意外,真的拿出了一份西洋呢的計劃書。

    不僅是在江寧設織場,還在蒙古各部設置羊絨、羊毛收購點。

    這是舒舒的意見。

    涉及到藩地,還是面上一視同仁的好。

    總不能挨個部落解釋,因為是要收山羊絨,不收羊毛,所以有的部落有收購點,有的沒有。

    還不如都設了,一併收購,到時候誰也挑不出錯來,羊毛也可以做地毯之類的。

    因為羊絨與羊毛的差價,到時候自會有更多的部落去養山羊。

    真要說起來,山羊是草原殺手。

    時間久了,會使得草原沙漠化。

    到了那時,朝廷再下令“圈養舍飼”就好。

    九阿哥眉飛色舞,說著山羊代綿羊的最大作用,牧場會減少,會促進蒙古人墾荒定居。

    像喀喇沁那種農牧結合的部落,會越來越多,蒙古人對朝廷的歸屬也會日深。

    康熙看著九阿哥,簡直是刮目相看。

    曹寅說的不錯,九阿哥確實不錯,但凡跟經濟沾邊的,就開了靈竅似的。

    可是見到九阿哥得意洋洋的,康熙嘴邊誇獎的話又咽了下去,皺眉道:“之前賣藥那一攤還沒鋪陳開,這又是一出!內務府到底是皇家內務府,伱既屬理內務府,當以公務為先,而不是整日裡想著借雞生蛋做買賣,趁機斂財!”

    說到最後,他已經帶了嚴厲。

    九阿哥面上多了委屈,立時道:“誰說是兒子的買賣?這不是內務府的買賣麼?!由內務府主理,理藩院督辦。兒子費勁巴拉,琢磨了半個月,才將織場的計劃做的周全,為的就是開源,增加汗阿瑪的內庫收入!”

    康熙眼中多了質疑,看著九阿哥。

    九阿哥義正詞嚴,沒有作偽。

    康熙輕咳了兩聲,道:“有賣藥的前例在,朕自然以為你是自己折騰這一攤!不是朕小氣,此事要派人手駐紮蒙古各部,涉及太大,不宜私人行事……”

    九阿哥大方的將計劃書往前一遞:“涉藩無小事,兒子都當差幾個月了,還不曉得這個?!不過要是鋪陳人手上去,倒是正好可以將賣藥的事情也接了,那個進益也給汗阿瑪,兒子不沾手了……不過關於這兩個差事的人手,兒子這邊有些人要安置,是之前跟哥哥、弟弟們要的,也不多,總共就十幾二十來號人吧!”

    康熙接了計劃書,看著九阿哥,有些不敢認。

    這還是他那個開口閉口唸叨銀子的兒子麼?

    跟換了個人似的。

    不僅織場要交給內務府,賣藥那個也要交給內務府。

    眼見著九阿哥手中還有幾頁紙,康熙不由心動:“那是什麼?”

    九阿哥諂媚一笑:“汗阿瑪,兒子想求個恩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