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226章 雙份的禮物




    。



    九阿哥就帶著舒舒,行了跪拜大禮。



    太后不好叫人攔著,卻是等兩人起來後,起身拉了舒舒過去,讓她在炕邊坐了,又叫白嬤嬤給九阿哥搬椅子。



    太后直接用蒙語問舒舒。



    “怎麼不走了?有什麼事麼?”



    北巡至今,已經整兩個月,其中一半在蒙古境內。



    舒舒的蒙語也突飛猛進,比之前好多了。



    她如實地回道:“十阿哥昨天腦袋上捱了一拳頭,有些暈眩,太醫囑咐要靜臥幾日……”



    這也是資歷深了。



    作為一個盡職盡責的老嫂子,舒舒可以不用對小叔子們用尊稱了。



    太后點點頭:“那是個可憐孩子,你們都是好兄嫂……”



    舒舒不好領功,便道:“是汗阿瑪慈愛,不放心十阿哥,才吩咐孫兒們留下……”



    太后並不多說,只拍了拍她的手。



    舒舒就奉上禮單道:“也沒準備什麼金貴的,就是一些小玩意兒,能哄您開心一笑,就是孫子孫媳婦的孝心了……”



    九阿哥在旁,開口拆臺。



    “皇祖母別聽她的,可盡心了,有兩樣還是京中就預備下的,都是獨一份,外頭沒地方找去……還有兩樣,是在蒙古這邊費心找的……”



    舒舒瞥了九阿哥一眼。



    太后來了興致:“那都是什麼,快拿來我看看……”



    舒舒就叫人將十六色壽禮中,拿出了四個錦盒出來。



    第一個,是個濃縮的小模型。



    用的羊毛氈做的原料。



    上面有小小的蒙古包。



    花生米大小的小羊羔。



    還有個三頭身穿著蒙古袍子的小姑娘,手裡拿著比牙籤還細的馬鞭。



    太后看著,摸著那小姑娘,笑著說道:“是個小胖丫頭……跟琪琪格小時候差不多……”



    見舒舒與九阿哥臉上迷糊,她老人家笑著解釋道:“是太妃的乳名……”



    這說的,是她的妹妹淑惠太妃了。



    舒舒又拿來第二樣禮物,就是個巴掌大的錦盒。



    打開來,裡面是八枚泛著白玉光澤的嘎拉哈,十分的小巧精緻,就是孩童手都可以抓住。



    這是鹿骨材質的,比尋常見的羊嘎拉哈珍貴難得。



    太后見了,眉開眼笑,直接抓在手裡,靈活地抓了幾把。筆趣庫



    “當年常玩的,就是小羊的嘎拉哈,大小跟這個差不多,沒這個好看……多少年沒耍過啦……”



    舒舒笑著道:“孫媳兒小時候也常耍,那個時候跟著七嫂前後街住著,常一塊玩這個……哎呀,孫媳婦也手癢,皇祖母好好練練,過幾日我們追上後,您帶著我們耍這個……”



    太后笑著點頭。



    “好,好,我叫人做兩個米口袋,裝上小米,得配著那個頑兒……”



    接下來的兩樣壽禮,就是舒舒從京城帶來的。



    一個錦盒,打開來,盒蓋就是鑲嵌好的水銀鏡子,可以直接支起來做妝鏡。



    錦盒裡,是幾樣化妝工具。



    有舒舒大婚時想到的眉夾。



    還有因這個想起的粉撲。



    還有像大號毛筆似的,各色粉刷六把。



    太后看著新奇,確實是之前沒有的。



    舒舒就一一講解著。



    修眉的。



    撲粉的。



    掃腮紅的。



    畫眼影的。



    太后聽了,不由笑道:“皇祖母都多大了,哪裡用這些,那不成了老妖精……這些你留著自己使……”



    舒舒不依,道:“皇祖母,這可都是孫媳婦自己琢磨出來的,咱們大清頭一份,除了您旁人可使不得……您就日常用著,這樣旁人見了,跟著學,孫媳回頭也在銀樓賣這個,那銀子就烏央烏央的來了,到時候淘換外頭好吃的孝敬皇祖母……”



    太后逗得開懷大笑:“好,好,咱們合起夥來,糊弄旁人銀子去……”



    第四件壽禮,是個鈿子。



    六月底舒舒大婚時,宜妃戴的就是個鈿子,就是半鈿,只零散著搭配些幾樣首飾。



    等到七月,就有不少妃嬪跟著效仿,也算是宮裡正時興的。



    舒舒這個鈿子,是自己畫了樣子,叫銀樓那邊做的。



    是個滿鈿。



    桂花、菊花等長壽花卉首飾,鑲嵌著佛家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