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606章 彩陶和竹編

    因此徐晨在安排好窯廠的事之後,就選了幾個心靈手巧老成穩重的男人,砍伐一些老竹,教他們破竹劃蔑製作簡單的竹編器具。

    看著徐晨用一把柴刀,就把粗大的竹子輕鬆破開並且劃成細薄柔長的篾條,這宛若奇蹟一般的手法自然讓族人都歎為觀止。

    而當看著徐晨用這些細軟的篾條編織出來一個精巧竹簍的時候,整個巴族再次沸騰了,特別是女人們,欣喜的爭搶著觀看。

    竹簍輕便精美,遠比用指頭粗細的青藤編製成的藤筐更加美觀輕巧。

    巴族人眼下早已過了只為溫飽掙扎的年代,他們現在也在不斷追逐美觀,吃穿住用的精緻程度一直都走在所有部落的前面。

    當初大家還都在住山洞,巴族就住上了土磚大院。

    現在各部落都還在住土磚房屋甚至簡陋木屋的時候,他們又已經開始住上了夯土陶瓦的樓房。

    至於吃穿住行方面,巴族更是遠遠的把其他部落都甩在後面。

    但在日常使用器物方面,巴族的領先優勢卻並不大,和其他部落一樣,平日用的依舊還是普通陶器、銅器和藤編工具,唯獨就是多一些而已。

    但竹編器物的出現,似乎一下讓巴族人又找到了一樣值得領先和驕傲的技術。

    而這個竹簍子不過是徐晨的開胃菜而已。

    接下來的天,他陸續做出來竹揹簍、竹挑簍、竹匾、撮箕等器具。

    雖然這些東西在徐晨眼中看起來都歪歪誇誇慘不忍睹,但不得不說,這些年藤編積累下來的經驗還是讓他能夠一次成功的將這些東西都完整的做出來,做好就能用。

    而這幾樣常見粗陋器物的製作,也只是徐晨用來練手。

    破竹劃蔑編制手法都越發熟練之後,他正式開始製作另外兩樣高難度的竹編,那就是篩子和斗笠。

    竹篩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篩米篩面都需要。

    眼下有了石磨,可以將麥豆磨成麵粉,但裡面的麩皮卻無法清理,只能一起做成食物,麩皮這種東西不容易消化不說,吃著也十分粗糙澀牙,若是有了面篩,就能將麵粉中的麩皮除掉,這樣就能得到更加細膩爽滑的麵粉,製作出來的食物也就會更加美味,口感也會更好。

    至於米篩,原理一樣,只是網眼要大一些,如今有了稻米,以後也是必備的工具,不然春出來的糙米不好清理,會有大量帶殼的稻粒,吃起來會卡喉嚨,只能用手一粒一粒的清理,十分耗費精力和時間,到時候春好的稻米只需要用米篩簡單過濾一下就完美解決。

    相對於米篩來說,面篩更加細密考究,因此劃出來的竹篾也要求更細,而且只能用很薄的竹青,當然編織起來也更加耗費心神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