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499章 勞役

    議題有三個。

    第一是關於這第一部法令的推廣和執行。

    第二是關於巴拱大道的連通和各部落道路的繼續修建。

    第三是關於秋天巫祝大會遷移到拱火族的具體安排。

    法令推廣執行最簡單,徐晨讓葉將其謄抄六份,蓋上巫王大印和大巫之印,然後每個部落的巫分別在屬於自己的法令文書上蓋上自己的巫印之後,這部法令便宣告正式生效,由各族大巫帶回去妥善保存,以後遵照上面的條文執行。

    其中最需要解釋的就是勞動改造,因為這些人算是犯人,若是真的犯罪被判刑,在沒有有專門的監獄和監督執行機構的前提下,實際上非常麻煩,因此徐晨就讓各部落暫時記錄其懲罰措施,等到以後有了工程項目隨時徵調,算是延後執行。

    巴拱大道眼下還有兩個地方沒有打通。

    第一段就是蒼族到恰族這一段,第二段就是拱火族到季蒼河口這一段。

    這兩段路徐晨要求在九月中旬巫祝大會之前必須完工,而修建方法,就採用勞役法,從各部落輪換徵召一批人,自帶糧食和工具,輪換期限為半個月,至於如何輪換,則由具體負責施工的部落首領自己商議制定方案。

    剩下這兩段路都不算太長,但相對來說路況比較複雜。

    巴盟加上恰族和曲族,負責蒼族到恰族這段路的修建,負責部落為蒼族,拱火族至季蒼河口這段,由拱火族和雷族五鬼族聯合修建,負責部落為拱火族。

    鑑於眼下各部落修路的青銅工具已經數量不少,另外各部落也都開始學習木工和石匠,獨輪車板車和馬車製造也都已經開始,這兩段路修建起來應該並不算太難。

    因此徐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釋輪換勞役這個概念上。

    眼下各部落修路,雖然是徐晨統一規劃,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其實還是靠他的威信在執行,各部落負責各自範圍內的道路,這種為愛發電的方法不能持久,眼下各部落自己範圍內的到道路基本都修通了,等到以後王城修建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設,這種方法就不太合適了,而具有強制措施的勞役會更加方便合理,只要不是搞成秦朝那種大規模無節制甚至天怒人怨的狀態,利用秋冬和開春之後的空閒時間輪流徵召,所有部落還是能夠接受。

    而且勞役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會整族動員,每個部落都只會按照比例徵召數人或者數十人規模,這樣就不會太過影響部落的生產生活。

    秦朝模式雖然不可取,但不可否認,秦朝卻是通過這種方法激活了基建狂魔的血脈因子,讓中國曆朝歷代都非常崇尚和效彷,而這種大規模的勞役和基建,也的確讓中國改天換地,不斷的發展壯大。

    眼下幾大族群發展如火如荼,要想融合在一起,交通就是必須完成的基建工程,當初老秦乾的有些急,徐晨雖然也有些急,但他不會這麼變態,決定慢慢來,何況人口數量和環境條件如此,很多事也急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