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塵客 作品

第101章 刀耕火種(第七更)

    站在焚燒過後的土丘上面簡單觀察一番之後,徐晨將一群男人分成幾組,每組分別負責一塊,體力強壯的負責挖掘清理樹木荊棘和根莖,體弱一些的負責撿拾裡面的石頭和開挖水溝。

    因為面積太大,清理的石頭也不可能都搬運丟棄到外面,只能都按照簡單的規劃堆成田埂。

    在沒有馴服牛馬和發明耕田的農具之前,人類種田的方法簡單而原始。

    所謂的刀耕火種,就是冬天放一把火把農田裡面的荒草秸稈全部焚燒乾淨,等到春天播種季節,便用棍棒或者刀具在農田裡面挖坑埋下種子。

    這種方法在雲南緬甸一帶仍舊還在流行。

    因為無法深耕除草,因此農田裡面一般都會雜草叢生,與農作物爭搶土地的肥力,導致農作物長的十分悽慘。

    草盛豆苗稀就是這種原始耕種的最好寫照。

    正因為種植方法簡單粗暴,因此產量也低的可怕,為了增加收穫,便只能不斷擴大種植面積。

    到春秋戰國時期,人類文明已經算是高度發達時期,但仍舊還是大規模的採用這種古老的種田方法。

    一戶五口,治百畝。

    若是深耕翻地精耕細作,根本就無法耕種這麼大面積。

    雖然這種方法原始的讓徐晨痛不欲生,但在眼下,卻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挖坑埋種,望天收。

    所以,神明的作用和價值體現無疑。

    為了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遇到天災就只能跪求風神雨神河神太陽神多多保佑。

    徐晨不知道自己到時候會不會也走到向神明磕頭求饒的地步。

    但眼前最首要的任務是先把荒開出來,把種子種下去,然後看情況一步一步的去解決遇到的困難。

    未來,攔河築壩,開掘溝渠,培育良種,馴養牛馬,發明犁耙農具,真的要完成這場引領人類踏上農業文明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

    清理荒地相對於伐木拓磚撿石頭修房子來說還是要輕鬆多了。

    一百多畝地,七八個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不停的忙碌,幾天下來就有了一些模樣。

    而自從搬遷到山下之後,勞動的時間大大延長,出門就開始幹活兒,收工就可以回家吃飯,使得體力沒有因為上山下山而無謂的消耗。

    一群女人在照顧老幼吃喝拉撒的同時,有些開始紡線織布,有些開始編制草簾草蓆,慢慢繼續整理房間院落。

    男人們則早出晚歸專心幹活兒。

    在這種清晰的內外分工之下,這一片足有百畝大小的荒地一日比一日整齊美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