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奶爸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密集型產業

    想要如後世那樣,把產品賣的大街小巷都是,還需要工業化進程徹底完成才行。

    而九花玉露和銀鏡作坊自身的特性決定了,消耗不了太多的人手,更不可能像紡織作坊那樣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眼下處處缺人的境況倒也沒什麼,但是一旦等到三亞灣基地徹底成型,局面徹底穩定下來,就需要有密集型的產業,提供足夠多的就業崗位來支撐趙亨義的藍圖。

    紡織作坊並不適合眼下的三亞灣,大燕國行銷海外的拳頭產品是絲綢,不是榆樹灣生產的粗布,同時,絲綢產業如今發展的已經極為成熟,即便趙亨義願意,也會因為地理位置產業集群等等原因,競爭不過其他商家。

    貿然嘗試,絲綢作坊必然要淪為不斷補貼的雞肋。

    在一片空白的三亞灣,趙亨義絕對不會進行這樣的嘗試。

    而如何有效的籌建一個可以長期存在並且能夠獲得充足利潤的密集型產業,趙亨義選擇了肥皂。

    同九花玉露和銀鏡甚至玻璃相比,在大燕國的條件之下製造肥皂難度係數更低,形成規模化的流水線也更加容易一些。

    甚至等到後期,完全可以製造香型不同的香皂出來。

    而且這種日常的消耗性用品,在價格上完全不用比照九花玉露和銀鏡走奢侈品的路子,只要能夠把肥皂以及今後的香皂推廣出去,讓所有人都習慣這種新型的產品,憑藉薄利多銷的策略,都能夠製造出來一個龐然大物!

    恐怕到了那個時候有多少工人都不夠用!

    對於後世那些專門做個人洗護產品的企業有多龐大的規模,趙亨義可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在後期的規劃之中,趙亨義已經預留了大塊的用地,方便肥皂作坊不斷的擴大規模!

    從宋應安帶領的第一批人手到達三亞灣,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這裡得天獨厚的氣候讓人近乎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可是三亞港之中,已經成為許多人做夢也想象不出來的宏偉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