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離不失眠 作品

第三百二十章 成為伍封后,回望吳鉤越劍(四十二)

(四十二)

“指不定日後孩兒還得啃老,靠您和孫武叔叔種稻子的手藝過日子呢。”

伍子胥眼神慈愛,靜靜的看著一邊收拾行李一邊絮絮叨叨的蓀歌。

究竟誰是老父親,誰又是兒子?

“啃老?”

“好,讓你啃。”

只要封兒能安安穩穩的從吳國的朝堂上退下來,能長命百歲活著就好。

蓀歌的手頓了頓,壓抑著的離愁別緒湧上心頭。

“父親,明日我送你出城。”

“至於夫差重建姑蘇臺一事,您也莫要再囑託其他人勸諫,兒子擔心,勸諫非但無用,反倒會誤了他人性命。”

夫差沒有對伍子胥揮起屠刀,那是因為有所顧忌。

偌大的吳國,沒有第二人有伍子胥這樣的臉面。

歷史上,吳國太常被離,就因此被斬首示眾。

伍子胥苦笑一聲“知為父者封兒也。”

“那就作罷吧。”

翌日,蓀歌送伍子胥出城。

城門口,伍子胥對著蓀歌擺擺手“就送到這裡吧。”

“吾兒,保重。”

“要活著。”

活著,就好。

蓀歌煞風景的咧嘴笑著“父親,孩兒還等著飲一碗你和孫武叔叔共煮的粥呢。”

“等我。”

蓀歌很是識趣的沒有踏出城門。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城門口和城外,方寸之間,沒必要惹夫差不快。

她敢保證,但凡她趁機與伍子胥一同離開,那城牆上就有成百上千支箭將他們父子射成刺蝟。

夫差,行的是很典型的王道。

不聽話,就幹掉。

“等你。”

馬車漸行漸遠。

蓀歌站在原地,有些出神。

老友終得重逢,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也能了卻一段惋惜。

說到底,山野荒蕪的風景不算秀麗,寡淡的粥也算不得美味,但知己好友重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身就是世間罕有的勝景。

來此一遭,也算是圓了伍子胥和孫武當年之約。

風吹過,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潮溼氣。

又要下雨了。

蓀歌勾勾嘴角,漫步在這座曾讓吳國臣民皆為之讚歎的城池裡,比初來乍到的感慨又多了幾分發自內心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