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離不失眠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成為劉勝後,我和鄧綏母慈子孝了(三十)

 (三十) 

 她發現,她的兒子真真是她的天降福星。 

 因著她應對及時,朝堂之上那些有心將天災聯繫到上位者品行不端的興風作浪者,也被她死死的按住。 

 一切,皆在她的掌控之中。 

 鄧綏下令受災郡國上報災情,及時賑災。 

 鄧綏陸陸續續收到了各地的奏報,災情要遠遠好過她想象中的。 

 可,鄧綏心中卻是隱隱不安。 

 閒來無事,蓀歌也隨手翻閱了幾卷奏報。 

 眉頭越皺越緊,這分明是一場記錄在史冊的為禍三十七郡國的水災,為何在一些郡國官員的奏報裡卻好似一場綿綿細雨,只是死了幾株秧苗,塌了幾間年老失修的破宅子那麼簡單。 

 傷亡呢? 

 損失呢? 

 災後百姓的生活呢?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用在天災過後絕對合適。 

 一場她和鄧綏擔憂不已的水災,在郡國官員筆下就這般輕描淡寫。 

 蓀歌拿著奏報,尋到了忙的不可開交的鄧綏。 

 “母后沒有察覺到奏報的不妥之處嗎?” 

 以鄧綏的政治敏銳,不該如此遲鈍。 

 鄧綏揉了揉鬢角,嘆了口氣“有不妥。” 

 “花團錦簇,歲月靜好,掩蓋了水災後真正的民情。” 

 “最開始,我還欣喜於百姓免於災禍,但細想之下,不符合常理。” 

 “母后懷疑郡國官員為了定級考核,為了升官,隱瞞了實情。”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開始,在繼承前朝考課制度的同時,又創立了一些新的考課制度。 

 官吏的考課情況直接決定官吏的升降黜陟。 

 官吏考課主要是從戶籍財政,治獄情況,農業的發展和土地面積的變化幾方面考察。 

 為了得到一個好的考課結果,官員們不惜撒下彌天大謊。 

 這也就是蓀歌在看到奏報的第一瞬間就產生懷疑的原因。 

 對於有的官員來說,升遷機會高於黎民百姓。 

 蓀歌眨了眨眼“母后已經派人前去一些郡國核查實際情況了,對嗎?” 

 想要敕令整改,那就得有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