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離不失眠 作品

第四十四章成為趙高後,始皇帝重生了(四十四)

    “你不生氣嗎?”扶蘇睜大眼睛,脫口而出。

    蓀歌搖搖頭,鼓勵似的看向扶蘇。

    “趙府令,儒學並非沒有可取之處。”扶蘇頓了頓,小心翼翼接著道“近來,我思慮再三深覺儒學中的仁愛中庸民本思想都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

    “大秦經歷土改休養生息,六國百姓對大秦的歸屬感與日俱增,亂世重典這四個字也應與時俱進。”

    扶蘇隱秘的打量著蓀歌的臉色“我的意思並不是摒棄趙府令和李丞相法家思想治國的理念,我只是覺得隨著大秦逐步進入平穩發展期,儒學略加改進後,可以很好的與法家思想融合。”

    “百姓臣民有法可依不至於胡作非為,同時儒學教化也更好的讓百姓心甘情願的認同大秦。”

    “如今的大秦律法,總歸是過於嚴苛,適合亂世,卻不適合盛世。”

    扶蘇咬咬牙,一鼓作氣將心中的所思所想一股腦兒說了出來。

    這番話放在他心中許久,但卻始終不敢對父皇吐露半句,他怕父皇再一次對他失望。

    可趙府令不一樣,他下意識的相信,無論他說出的話多麼驚世駭俗,趙府令都能很好的接受,並且能給出他一針見血的建議。

    趙府令在他心中,亦師亦友。

    蓀歌心中如驚濤駭浪,卻又止不住的欣慰。

    所以,這便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溝相結合的雛形嗎?

    雖說這個過程如何把握還尚不可知,但終將影響華夏數千年。

    扶蘇,扶蘇,盛名之下無虛士。

    這樣的小崽子還真是一如既往的讓她眼饞啊。

    見蓀歌久久沒有開口,扶蘇忐忑更盛。

    “趙府令,我說的是不是過於理想過於天真了?”

    挫敗感瞬間湧上扶蘇的心頭,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自從他從趙府令口中聽到那個故事,就心心念念希望大秦能夠更好。

    可,他能做的好像很少很少。

    身為大公子,他不是父皇滿意的繼承人。

    他也無法像有謀聖之稱的張良一般運籌帷幄,在官場上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