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兮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一章起義失敗的原因

 
當時如果將這些農民軍的起義首領和高層全部幹掉。

 
也許未來可能還有張自成,或者其他人,但是也可以推遲一下,也許紫禁城就不會攻破。

 
當然了,這些在歷史上是無法假設的。

 
但是蘇凡卻明白,農民起義,最好撲滅的,實際上就是前期,將他們的首領和高層全部幹掉,那麼就容易了。

 
比如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當時的黃巾起義,聲勢浩大,差點就掀翻了整個東漢王朝。

 
可惜張角這個首領突然病死,黃巾軍群龍無首,隨後張角兩個兄弟被幹掉。

 
再加上那些渠帥也是逃的逃、死的死,黃巾起義也就此落寞了。

 
陳勝吳廣起義,都是如此。

 
眼下陳勝吳廣起義,聲勢浩大,比起項氏一族還要大,他們才是正真的農民起義。

 
不過蘇凡也是最不看好他們。

 
歷史上太多農民起義了,但是幾乎就沒有成功的,除了明太祖和後世的那位太祖。

 
其他的人都是為王先驅。

 
畢竟大部分的農民起義,不過是為了壓迫而反抗,沒有一個正真的行動綱領,最終只能失敗。

 
很多農民起義,這些高層,都沒什麼學識,完全靠著一腔熱血,一開始還可以。

 
但是隨著底盤越來越大,不懂得治理地方,也只能慢慢滅亡。

 
和那些大族貴族他們相比,底蘊實在是太差了。

 
所以每一次的王朝變更,這些農民起義,都是為那些人做嫁衣,將末代的王朝力量消耗乾淨,然後其他人佔據了便宜。

 
如秦末的陳勝吳廣、漢末的黃巾,還有隋朝末年等等。

 
蘇凡作為親自經歷過戰亂,甚至參與王朝爭霸的他,非常清楚,學識的重要。

 
黃巾失敗有諸多原因,但是更多的還是,沒有足夠的人才,那些渠帥,可以為將,卻不可為帥。

 
張角死後,幾乎無人可以一統黃巾,各自為戰,自然被那些地方大族慢慢消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