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山煮茶 作品

第六十三章 論說因果

    “可惡果,卻是他們受了。”

    苦心方丈點點頭:“那好,我問你。妹妹想要救出哥哥,這是錯嗎?”

    空桑搖搖頭:“自然無錯。”

    “但是,妹妹用尋常手段救不出哥哥,她必須招行極端,才能成功。這,有錯嗎?”

    空桑明白了,苦心方丈詢問的自然是痛苦座和悲傷座的關係了。

    “招行極端,若不傷人,就沒錯。”

    “可是,站在妹妹的角度,當年是這些人將她的哥哥抓起來的。她報仇,有錯嗎?”

    “但她的兄長,犯過惡行。”

    “惡行並不是對著他妹妹,可又為何,讓她妹妹承受親人骨肉分離之苦?”

    “這”空桑一時無言。

    苦心方丈笑了:“佛說因果,道言因果,儒曰因果。”

    “三教同流的文化之中,因果一說,誰都無法規避。”

    “很多人便認為,好人沒好報,便是善因無善果。然,佛教所言之因果,乃三世因果。”

    “你今生之惡果,或是還前世之惡因?”

    “你今生是善因,或是鋪下你來世之善途?”

    “空桑,因果善惡,從來不是肉眼觀之。三世之說,也不僅是讓世人行善積德,也是為了讓他們瞭解,生生世世,如何超脫。”

    空桑苦笑道:“方丈,可是這和我們要調查的事情有什麼關係呢?”

    苦心方丈露出慈悲和藹的笑容:“小友,你只看到了白琴蘇今生之瘋魔,陳濤之無辜。”

    “可是,反過來想一想,這前世糾葛之中,白琴蘇便真的是咎由自取?陳濤,又真的沒欠下絲毫因果嗎?”

    “《白蛇傳》的典故,很多人都會將白素貞當成好人,可卻也忘記了,她為了一己之私水漫金山,生靈塗炭。”

    “很多人將法海當成惡人,可卻也忘記了,他如果真是惡人,又如何能成得道高僧?”

    “很多人覺得許仙是庸人,可許仙手無縛雞之力,他如何能在怪力亂神之中,完全定下心神?”

    “很多人又說小青敢愛敢恨,可在神話之中,她作為精怪的野性,也是最強的。”

    “那麼,這一切,單論今生因果,說的清,道的明嗎?”

    “所以,你們此行前往,不論所見所聞,一定要看清因果聯繫,切不可只看表面。”

    “畢竟,選擇有時就如生死,一步踏差,萬劫不復啊”

    說完,苦心方丈緩緩起身,從自己身後的櫃子裡取出了一個缽,放到了空桑面前。

    “方丈,您這是?”

    “呵呵,小友與佛有緣,這缽就收下吧。也許此次調查之行,它能助你一臂之力。”

    空桑苦笑道:“方丈,有一瞬間,我都以為這就是神話裡用來鎮壓白素貞的紫金缽了。”

    苦心方丈哈哈一笑:“小友,你與佛有緣啊。此行,祝你順遂平安。阿彌陀佛!”

    未曾想到苦心方丈突然這麼正式,空桑連忙起身還禮。

    兩人在一陣雲裡霧裡之中離開了大覺寺。

    目送兩人離去之後的苦心,緩緩關上了大門,又從身後的櫃子當中取出了一副畫軸。

    畫軸鋪開,是一幅人像,畫的是一位少年僧侶。

    畫卷似乎是因為保存不當,已經有些殘損,面容的部分,更是有些潮溼下產生的黴斑。

    但是,縱然粗略一看,也能發現,少年僧侶嘴角含笑,宛若拈花佛陀。手中持缽,更顯空明清靜之態。

    “古董店老闆吶,你這局棋,可是真的大呀。”

    苦心方丈有些恭敬地擦拭著卷軸上的點點黴斑。

    此時再細看下去,卻驚覺,畫中僧侶,這眉目之間,竟隱隱,和空桑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