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格子兮 作品

第二十章 威脅

    領袖:打。

    領袖:將全部的軍事實力用到這場戰爭中來。要打得乾淨。

    咸陽留下必要的軍隊,將所有輕重騎兵全部堆到蒙元高原上去。

    大打特打,打滅國戰爭。

    撥一隻從西邊蒙元高原上去的輕騎兵,儘可能地堵截文明殘餘。

    至於原定的漢城方向,重騎兵團早就摸上去了。

    這裡有一個誤區,重騎兵的行動不如輕騎兵。

    重騎兵一般來說,戰馬不馱運武器物資和人,另有專門的駑馬馱運,一匹備用戰馬通常用來馱人。

    只有到了預定戰場,士兵和戰馬才會披甲。

    而駑馬由專門的士兵驅趕遠離戰場。

    三馬一兵的龐大軍隊,也可以像輕騎兵那樣,進行非常迅猛的穿刺。

    漢城的孫武兵團出發的時候,兩個帝國還在蜜月期。可見始皇帝是蓄謀已久,其心可誅。(誅:討伐,責備。)

    在開春之前,孫武兵團已經帶上草料,選偏僻小路爬上了蒙元高原。

    沿途牧民實行軍事驅趕和圈禁,已便保密。

    等到樊川軍事摩擦的時候,孫武重騎兵團距離和林金帳不過區區2天距離。

    護衛金帳的蒙元輕騎發現孫武重騎兵團已經來不及了。

    龐大有序的重騎兵憑藉高防禦、數量多的絕對優勢,對定居點進行了平面推進。

    兩隻輕騎兵在孫武兵團左右兩翼不停騷擾,但是並不能阻止孫武騎兵團的前進。

    孫武將軍隊分為三個部分,左、右、中三軍,左右負責側翼,中軍對著和林進行突擊。

    當漆黑的盔甲在高原閃耀的時候,帳篷的海洋發出了最慘烈的詛咒。

    蒙元的騎兵單兵質量在秦軍之上,但是面對如此規模的重裝騎兵也是束手無策。

    騎兵的對沖是最簡單粗暴的,將騎槍斜舉,讓後雙方催動戰馬,穿刺。

    一個照面下來,陣型便稀少了很多。

    只是白色的輕騎兵制造的空白,後面的秦軍馬上又將他們填上了。

    正常來說騎兵憑藉馬速的衝刺,不會超過兩輪。

    一但陷入焦灼的白刃激戰,變成了蒙秦秦蒙,或者秦蒙秦蒙,兩種縱橫交錯樣式,這怎麼衝得起來。(當然短距離低頻次的快速衝刺也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