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江南 作品

第13章 填字

    “費老,您可知這道附加題是出自哪位大家手筆?”

    費老微微一笑,“大家不敢當,正是出自老夫。這首詩是老夫從一古籍中翻閱而來,在古籍中也缺一字,我嘗試著填補多次,都不得滿意。

    這次預考,張院長便將這附加題的重擔交給老夫。老夫就選了此題,想看看能不能得一妙字,補全殘篇,了卻遺憾。不知諸生都補了何字,不妨縱談。”

    眾人都來了興致,那道附加題有八分之多,堪比一道大題。

    現在出題者就在眼前,誰都想知道自己所補的字,能得幾分。

    眾人紛紛發言,有說“過”,有說“入”,有說“駐”,各有道理,爭論漸起。

    費老不置可否,又問蘇檸,秦冰,一個說“滿”,一個說“染”,費老頻頻點頭。

    “小友,大家都說了,你怎麼不談?”

    費老看向許舒。

    他是看到許舒風衣袖口處的銀線,才來了興趣。

    秦冰暗叫糟糕,她知道許舒有些辯才。

    但文采方面,從他那稀爛的國文課成績,就可見一斑。

    許舒道,“缺的那字,諸位補得都很好,我就不獻醜了。相比缺的那字,我倒覺得整首詩顯得無比彆扭。”

    “哦,怎麼說?”

    費老來了興趣。

    “補不了妙字,開始另闢蹊徑了。”

    “世間多的是譁眾取寵之輩。”

    “此等俗人,真不願與彼同列。”

    從來文人相輕,座中低語四起。

    秦冰暗暗焦急,生怕許舒出醜。

    許舒道,“且看全詩頭兩句: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寫的是夜景。

    而第三句春風又()江南岸,一下轉到日景。

    而第四句:明月明年何處看,突兀抒情,總覺不對。”

    “總覺不對”,是許舒的心裡話。

    考試做到這題,他就覺得無比的怪異,只因要填字的那個句子,在前世也是名句。

    他苦思許久,也只能將這句出現的原因,推給這個縫合怪的世界。

    許舒說完,滿場無聲。

    只要讀得懂詩句的,在聽完許舒的分析後,都會覺得他所言有理。

    費老輕輕擊掌,“小友把書讀活了,古語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說得何其好。”

    “費老,我以為第三句沒什麼問題。”

    張銘起身,他很清楚這場宴會是個難得的舞臺,決不能坐視許舒成為焦點。

    “我認為第三句的景色從夜景轉換到日景,未嘗不是詩人刻意為之,讓人陡生流年易逝,物換星移之感。

    雖然寫法、意境和其他詩作不同。不也正因為它的不同,才吸引了費老的注意麼?”

    張銘話音方落,便有幾人叫好。

    “這倒也是一種解法。”

    費老品評一句後,看向許舒,“小友以為如何?”

    許舒微微皺眉,起身道,“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