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魚的魚 作品

第240章 空間計劃

    當然,這其中也有清醒者,比如唐建平,他自身就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狀態,自然也就要嚴格的保守秘密,不能讓有靈者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

    就這樣,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長生殿的太空版也在一點一點的設計定型中。雖然這個時候,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才剛剛起步,但是這個東西,侯大林熟悉呀。雖然不能直接參與其他項目的建設,但是人體在太空中將會面臨什麼困難,他還是能夠應對自如的。

    終於,在九八年的時候,侯大林他們迎來了發射的任務。

    載有一個小型虛擬系統和經過身體改造的唐建平在這一天將要跟隨試驗飛船,一起進入到太空裡去。跟著他一起去的,還有另外的一個有靈者,莉莉。

    本來上面是打算讓小九去的,但是考慮到侯大林的個人情況,再加上在一系列的測試中,莉莉的表現更加的優秀,最終莉莉拿到了這個名額,將會跟隨試驗飛船,一同進入太空。

    小九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並沒有顯得太過驚訝和不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學習和訓練,她早就不是曾經的那個啥也不懂的家庭婦女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航天英雄,她這個做母親的,雖然也擔心,但更多的就是驕傲了。

    此時的莉莉已經是一個真正的有靈者了,雖然她自己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但這個情況隨著她進入太空,將會發生讓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對於唐建平和莉莉這兩個人,侯大林為他們設計了最安全的防護方式。他們的大腦此時正被裝在一個金屬球內,這個金屬球直徑超過了六十公分,分為內外兩層的設計。

    在外層,是一個正圓體,內部通過彈黃和磁力裝置,保證內部的球體,即便是在幾十個g的過載下依然保證大腦的正常活動。而且內部還安裝了降落傘,反推裝置,甚至還有一個小型的應急用的自由行動系統。

    內部的小球內裝的自然是他們的大腦了,在這個小球內,不但有他們的大腦,甚至在內部還設計了一個微型的營養處理系統。出了存儲的能讓他們使用半個月的應急能量液之外,甚至還有一套微縮版的消化系統,憑藉著這種裝置,他們就能在緊急的情況下,獨立的獲取外界的食物,進行最低限度的生存。

    小球的表面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可以通過太陽光進行發電,以次來保證自身生存需要的電力。

    跟著他們進入太空的微縮版長生殿,則被命名為瑤池,意思就是給宇航員準備的後花園。在執行任務的間隙,他們能夠通過連線進入這裡,以此來讓自己的精神得到休息。

    整個瑤池的設計,就是一個小型的山谷,在這個山谷裡,有一個碧波盪漾的小湖,小湖的周圍,是一些建築,他們能在這裡享受到他們想得到的一切。

    唐建平自然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但莉莉並不知情,她得到的信息只是被調到某個基地進行訓練。而在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同樣會每天連線,對她進行一些培訓工作。

    把莉莉發射上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測試外太空環境下,對整個系統的影響。而唐建平上去的目的,才是真正的進行載人航天的各種實驗。雖然他的身體結構跟人類毫無關係,但在真正的載人上天之前,進行必要的測試工作,還是不可避免的。

    唐建平如今的身體只有不足一米高,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在狹小的空間內,有足夠的靈活度。而且,他沒有進行太空行走的計劃,上天的這段時間裡,他只需要在艙內完成他需要完成的工作就行了。

    隨著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侯大林的心裡也越來越緊張了起來。對於自己這個孩子,侯大林的感情是最深的。儘管莉莉不是自己生的,但她卻是自己“造”出來的,這樣的感情,甚至超越了真是的父女之情。

    雖然在發射升空以後,他們還是可以進行連線交流,但是把她的大腦送上太空,這裡面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

    出了發射和返回時需要面臨的風險外,在軌運行期間,外太空裡的各種輻射,對他們來講,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雖然此前國外的宇航員們已經證實了,只要有嚴密的防護,人類在外太空同樣可以健康的生存。但那也僅僅是證明了人體可以生存,這並不代表把單獨的人腦送上去,它照樣可以生存。

    發射前夜,侯大林單獨來到了發射中心的機密實驗室,在這裡,他連線了此時正在飛船內部的唐建平。

    “老唐,感覺怎麼樣?”此時,在瑤池的內部,侯大林和唐建平兩個人,坐在湖邊的一個露天餐廳的椅子上,一起聊著天。

    “還行,說實話多少有點兒緊張。但是你看看現在,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又緊張不起來,所以搞的我現在非常的糾結。”唐建平訴說這自己的苦惱,這兩年,唐建平和侯大林交往密切,此時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了。面對好朋友,他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