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魚的魚 作品

第239章 進化之路

    侯大林被問的一愣,這是要幹嘛?怎麼好好的會有這樣的想法?

    看到侯大林的表情,對方也不解釋,僅僅是盯著他看,這讓侯大林有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原則上講,我只能說有可能,但具體到實際操作中,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嗯,好的。”對方也沒有廢話,只是把侯大林的回答記錄在桉。然後就繼續問他手裡表格中的問題。

    整個詢問工作進行了很長的時間,侯大林從這個地方出來的時候,天色都已經黑透了。回到了長生殿以後,侯大林就把自己關進了一間屋子裡,靜靜的思考今天對方提出來的那些問題。

    現在靜下來想想,國家想把長生殿移植到外太空這個想法,還真的有他的必要性的。由於這個項目的特殊性,如果繼續在這裡搞深化研究,那麼他們要面臨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而利用人類大腦控制航天器,有著無比巨大的優勢。

    比如說補給,一顆大腦消耗的營養物質只有一個正常人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樣一來,就能憑空把飛船的載荷擴大五倍或者說是把航天員在外太空的滯留時間提高五倍。這就非常的了不起了。

    當然了,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人類的身體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失重環境,那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損傷。所以通常來講,一個航天員的在軌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半年。這不僅僅是補給的問題,更是人體承受力的問題。

    可是生化機器人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拿唐建平為例,雖然他現在的身體,食物的消耗很大,那是因為他的身體是純生化的,需要補充大量的事物來供給他的身體消耗。

    但如果把他的身體進行太空化改造呢?把其中的生化肌肉東西,改造成電動系統,那麼他的氧氣和食物消耗就會大大降低。

    當然了,進行長時間的太空活動,氧氣是食物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方面,如何讓宇航員長期的生存在太空環境而沒有不良的影響,這個需要研究的方面可是太多了。但正因為如此,生化機器人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它們是可編程的,或者說是可改造的,只要經過了針對性的改造,它們的身體就能適應人類已知的各種環境,包括但不限於外太空。

    其次是保護,但僅僅是保護一顆大腦,比起保護一個人體來講,它們就更加的容易了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機器人的優勢更加的明顯。

    那麼劣勢是什麼呢?那就是生化機器人出來的時間太短了,人們還不知道經歷了生化改造後,對一個人最大的影響到底是什麼!這個需要長期的試驗來證明,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夠得出結論的。

    侯大林突然想到,這可能也是上面想把長生殿移植到太空的一個原因。想象一下,假如把唐建平送去了太空,那麼他在上面的時間可能會長達幾年的時間。如此漫長的時間,這對一個人的精神是巨大的挑戰。

    可假如給對方一個放鬆精神的地方呢?雖然這個是假的,但放鬆的情緒卻是真是的。這就跟電子遊戲差不多,說道電子遊戲,侯大林突然又想到,假如把長生殿系統開發成一個遊戲系統,那麼這個系統一定能碾壓後世所以的電子遊戲。

    只不過作為遊戲,這裡也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假如一個大腦在長生殿被殺死,那麼他的意識會真的死亡。

    對於這個現象,他們也是剛剛發現的。具體是什麼原理,他們還不知道。但是從現在的結果看來,那就是要保證系統一定要穩定,更要有應急保護機制。

    侯大林又一次進到了長生殿系統之中,他打算在這裡進行一次模擬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