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405章 河東毗鄰有何地

顯然不會啊!三晉本就一體,加上魏國在上黨之戰中出兵助趙,趙國豈有無視之理?

更何況若是我大秦攻下韓、魏兩國,不僅將在國力上大大超過趙國,更會令趙國陷入我秦國半包圍的不利境地。

因此,不論是出於情誼,還是出於對自己安全的考慮,攻之韓、魏兩國,趙國必然不會袖手旁觀。換言之,攻之韓、魏,便是攻之趙國。

與趙國戰?甚至是與三國戰?那還不如直接進攻河內呢,韓、魏兩國還未必敢對趙國施以援手。可是,與趙國戰,根本不可能有“必勝”的把握。

必不可能!王上和相國不可能同時都犯這樣的錯誤,再想想!

終於,在不斷思索中,王齕終於在腦海地地圖中搜索出了一塊幾乎已經令人淡忘掉的地方——周國,周王畿!

周王畿,洛都之所在,更為天下之中也!

雖周朝衰敗,卻依舊佔據著天下的中心,倒不是周國還保留著什麼驚世駭人的武力,只是諸國都暫時不願做那弒君之人罷了。

可偏偏,因為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周王畿之富庶比之陶邑也絲毫不遜色,好在周遭的地方早被諸侯瓜分乾淨,即便周王室憑著周王畿的富庶,有不少的稅賦收入,卻也沒法再行發展軍事。

因此,周國之中,兵不滿萬。如此一塊香餑餑,可以說每個國家都對其虎視眈眈,若非其地位的特殊性,恐怕早就被周遭的幾個國家給瓜分乾淨了。

而如今,秦齊東西二帝都已經成了歷史,七國更是各自稱王,雖然名義還是奉周朝天子為主,可比之三五十年前,周朝更顯得無關緊要了。

若是拿下週國,對於如今的秦國而言,確實是一塊極大的補品。

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能夠讓連輸兩陣的秦軍緩一口氣,從經濟上也能徹底彌補三年丹水對峙對於秦國國力的損耗,而在政治上,更是可以再在山東六國面前秀一把肌肉,威懾住那些蠢蠢欲動的國家!

可謂是一舉而三得也!

當然,有沒有風險?

有,但很小。

一個風險是打不打得下的問題,這個問題幾乎就不存在,要是秦國連個弱小的周國都拿不下來的話,也就不必再爭霸了。

另一個風險則是打下之後,各國的反應,尤其是趙國,會不會因此興兵?

應該也不會,只要秦國拿下得足夠快,造成既定的事實,趙國也不敢輕易動兵,畢竟趙國經歷長平之戰也是精疲力竭,再加上燕國的這次襲擊,恐怕趙國要比預料中還要更晚才能恢復元氣。

至於其他國家,王齕表示:讓他來!

因此,在趙國沉浸在長平之上、燕國之痛中,尚未恢復元氣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下週王畿附近的土地,會是秦國最佳的選擇。

不由得,王齕更加佩服自己的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