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318章 一場廷議見秩序

    趙括終究是傷秦國太深了!

    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再加上一個武安君白起,說句不共戴天也不為過。可以相國範睢為首的眾臣居然想要趁此機會引趙括入秦,還要做他們新的武安君?!這令王齕和司馬錯為首的眾多秦國的將領們如何能夠接受?

    有錯嗎?

    都沒有錯!

    範睢雖是貪財,但此事卻也是從秦國的利益出發。旁的不說,若是能將趙括引入,不僅可以大大削弱趙國的戰力,同時也能彌補秦國主將青黃不接的問題。而年輕的趙括起碼還能為秦國效力三十年。

    三十年,足夠秦國定鼎統一諸國的局勢了,甚至若是順利的話,就此統一諸國也未可知也。僅僅這一點,秦國為之付出再多的金帛也是值得的。

    而王齕與司馬錯等將領,雖然或多或少有些許的個人情緒摻雜其中,畢竟新敗於趙括,而白起又是亦師亦友的存在。只是他們的考慮,又何嘗不是為了秦國著想。

    這邊秦王剛剛以最高規格的禮遇迎回了武安君的屍首,那邊就又要以大價錢迎接逼死武安君的趙括入秦?你讓秦國的將士們怎麼做?又讓秦國的百姓們怎麼想?

    需知,良將雖貴重,但秦國的根基卻還是這群老秦人。為了一個名將,而將自己的根基丟棄,此非智者所為也。

    這邊說將趙括引入秦國,即便不用,也是對趙國的絕大削弱,那邊反手就說自趙括踏足秦土的一刻便是老秦人分崩離析的開始。

    總之,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甚至在愈演愈烈的辯駁過程中,兩方人馬幾乎就要展開全武行了。

    只是因為武安君永久缺席的緣故,再加上武將在口舌上的天生劣勢,王齕與司馬錯一方几乎被範睢壓著打。若非秦王不時地幫忙,恐怕場面局勢已經一面倒了。

    但隨著秦王的逐漸入場,場面也悄然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原本保持中立,或是意志不算堅定的大臣們,紛紛投向了王齕一部,反對起“引趙括入秦”的提議來。無他,秦王的意志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