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311章 拒之門外明心志

    秦使絲毫不以為意,只是默默地告誡著手下道:“這是一種態度!秦國的態度,一種求賢若渴的態度!一種志在必得的態度!懂嗎!三班倒意在告訴趙括將軍:無論何時我大秦都張開雙臂歡迎趙將軍這樣的大才!某也願意在任何時候前往趙府商議!更是在告訴天下人:只要你有才,秦國就是你最好施展才華的地方!”

    眾手下皆歎服!

    而直到此時,我們的趙王同志才發現:自己好像犯了個錯誤!

    趙王在宮殿之中,不知摔碎了多少個器皿,以發洩心中的憤怒與鬱悶。趙括這個香餑餑,算是被別人家給盯上了!

    秦人,怎麼能?怎麼敢的!

    趙括可是剛剛殺了你們幾十萬大軍的啊!就不需要考慮考慮國內同志們的想法嗎?武安君白起,不是說好的秦國戰神嗎?怎麼這麼快就忘記了嗎?不是說在函谷關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迎棺儀式嗎,還是秦王親抬,百官跪迎?這麼快就人走茶涼了?

    誰能告訴我,到底是這世界變化快還是自己不明白?

    趙王是真的又急又氣!之所以敢廷杖趙括,就是吃準了趙括是趙國人,這才想要趁早給趙括立下規矩,可沒想到秦國也好,魏國也罷,甚至其餘諸國,怎麼都不按套路出牌啊!

    如今要怎麼辦?

    立下大功,救趙國於危難之中卻被自己給廷杖了,即便再愛母國,心裡會沒有一點點的不舒服?秦國那一車一車的價值連城的禮物,會一點都不心動?秦使十幾人的盯防,會沒有一絲絲的心動?

    無疑,諸國使者的行動,不僅令趙王有些破防,甚至對於趙括的信任又下降了幾分。即便趙括連門都沒有讓秦、魏的使者進。

    一旦懷疑的種子種下,再想要破除,除非付出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氣力才行。

    顯然,趙王並沒有這樣的毅力,而趙括也不需要趙王所謂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