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300章 重耳例一語成讖

    “獻公尚在,雖有驪姬詭詐,獻公不明,既為臣子,縱是重耳,豈敢弒父,又豈能叛國焉?”藺相如目光灼灼地看向趙括。

    顯然,藺相如是在以重耳之事繼續隱喻當前之事,獻公即為趙王,驪姬則為樓昌等人,重耳則是趙括。問的就是趙王尚在,趙括豈敢行反叛之事,即便行之,又豈能成功?

    “獻公既在,重耳自當避禍於外。”趙括當然明白藺相如的隱喻,當即毫不猶豫地答覆道。沒錯,趙括並不打算立即就反,畢竟趙王雖然過分,卻也還沒有到人神共憤的地步,朝臣們或許會為趙括不值,但卻不會因此與趙括勾結一道反叛趙王。

    無他,利益所致也。

    “復請秦軍護送?”藺相如繼續問道。

    重耳之所以能夠重新成為國君,少不得的就是秦國派軍護送他歸國,而也因為這次的護送,有了後面的所謂“退避三舍”的故事。雖然最終晉國依然取得了勝利,可若不是秦國貪婪,又或者不是重耳機智呢?晉國的損失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如今藺相如之問,實際就是在問趙括是不是也要引入外來的勢力,介入到其中,畢竟趙國的利益才是藺相如最為關心的。

    “獻公無道,自有取禍之日。當是日也,驪姬無權,而我自握刀,又何須秦軍之用?”趙括繼續答道。

    對於這個問題,趙括倒是早有準備,無論上黨還是河內郡的佈置,為的就是在趙括離開之後依舊能夠掌控軍隊與權柄。只是對於趙王的取禍之道,趙括卻沒有明說,因為誰能想到,那個不起眼的小東西也會跳出來強自登上歷史的舞臺呢?!

    “就保留點神秘感吧。”趙括在心中淡定地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