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167章 錯估形勢三軍動

    顯然經過此事魏國上層也逐漸意識到了兵力多的重要性,但河西之戰五萬武卒大勝五十萬秦軍的戰績實在太深入人心了。

    於是魏國成為了七雄之中,最為尷尬的一個。

    最先完成變法的它,有著最多也是最為深刻的經驗,尤其是變法之一——魏武卒曾經的無限榮光,至今閃耀在魏人的心頭腦海。在這樣的情況下,精兵與暴兵之間的矛盾,在魏國幾乎無法調和。

    若是國力強盛之時,大不了雙線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能硬——既有攻堅的核心魏武卒,又有平推的足夠兵力。可隨著河西、河東、河內三郡的一再丟失,魏國根本無力再維持兩手抓的消耗。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情況。

    精銳的魏武卒,一直維持著數千的數量,比之秦軍的銳士要多上不少,但精銳程度卻有所降低,不足以在某個節點進行完全的壓制與圖片;但數千的數量,又不足以像往常一樣在一場十數萬兵力的大戰之中決定戰局的走勢。

    尖刀吧不夠鋒利,重錘吧不夠力度,是進難攻、退無守。

    怎麼說呢?就很尷尬。

    但這並無太多作用的數千武卒,卻又分走了魏國本就不算太多的軍事預算,這也就導致魏國發展不起更多的兵力,甚至跟一直是七國墊底存在的韓之國的兵力差不多,而且就連那僅有的十數萬兵力的訓練也是不足的。

    於是,魏軍在戰場上有如此脫節的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惜的是,魏國的上層是永遠意識不到這點的,在他們的眼中,魏軍是既有突進的尖刀,又有厚實的兵力,不說重回巔峰,但也絕對是不弱的了。若是打得不好,一定是主將的問題,絕不可能是曾經稱霸過的體制機制不適應了。

    不過戰場從來不會慣著任何人,它從來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是騾子是馬在上頭走上一遭,也就全給照出來了。

    但問題在於,將領能不能看懂,即便看懂了,又能不能將這樣的問題反饋到高層,高層又會不會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