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政 作品

第235章 藝術家來了

    高凱程也不傻,馬上反應過來笑道,你這是狐假虎威,假公濟私啊。

    葉三省糾正說,高處,你是省上的領導,當然是老虎,我這是假私濟公喲。

    結果第二天的談判異常順利,小河口談判代表團一聽高凱程的身份介紹,當時就傻了,草草地簽訂城下之盟,——出錢他們不好向村民交待,也不好湊這筆錢,所以安排他們村五人到養殖場工作。

    白天才得勝回朝,得意洋洋地通知蔣松濤,蔣松濤請白主任晚上請大家客,先替他把錢墊著。結果他這個提議被高處長否決。高凱程出馬成功,也很快樂滿足,宣佈晚上他請客,在潘家茶鋪喝得高高興興地才回縣城。

    隔天楊中打了電話,說趙政華和石松喬帶了兩位藝術家前來寶來山實地考察,葉三省老實地在村委會辦公室等待,快中午的時候到達,介紹說兩位藝術家一位是世界級的設計師,作品有國家大劇院等,叫劉家才,一位是著名畫家,跟葉三省同姓,叫葉一白,在世界多個國家辦過畫展,也是中央美院的教授。

    葉三省連道久仰和歡迎。

    心說楊中說不伸手,可是光是聽這兩人的名頭,寶來山的藝術村就絕對不可能拒絕這樣頂級的藝術家,——不過也無所謂,現在寶來山藝術村還是秉執門戶開放,到時再來優中擇優。

    高凱程聽到聲音從會議室出來,——他正在跟潘成奎聊,覺得這位老夫子身上有很多值得調研的東西,也是寶來村的一個奇特存在。介紹後真誠地說久仰。

    他在省城,自然聽說過這兩位蜀都人的名字,想不到居然也被吸引過來了,問了葉三省說是第一批來的藝術家,而且是主動來的,連說寶來村果然下了一招妙棋,招呼趙游過來給他們拍照。

    葉三省反應過來,自己最注重文字檔案工作,居然差點忘記留存這一歷史時刻,趕緊也招呼潘大妹過來,給大家在村委會留影拍照。

    然後陪同藝術家上寶來山。高凱程興致勃勃地也要跟著上山,雖然他第一天來時就看過了。

    一行開了三輛車上山,依然在半山坪那裡停車,開始步行。

    走到一家村民門前,兩位藝術家停下腳步,劉家才走到院子裡面打量著那個木製的洗臉架。

    聽見聲音,一位老婦推門出來,跟白天才和葉三省招呼,白天才介紹說是鄧大婆,兒子媳婦就在縣城打工,家裡就她和十歲的孫女,孫女每天去鎮上的小學讀書,要走十公里路。

    劉家才問鄧大婆,那個洗衣架賣不賣?多少錢?

    鄧大婆張口一笑,露出僅剩的半嘴牙說,賣啥子喲,你要就拿走吧。

    劉家才怔了一下,說不給錢他可不好意思拿走。

    鄧大婆說,哪有啥子不好意思的,這是我以前的嫁妝,幾十年了,管不了錢的。

    劉家才怔了半晌,說那好,這個衣架我要了,今天也搬不走,就先放到太婆這裡,等我以後來的時候再來搬。

    鄧大婆說要得,我給你放到。

    高凱程愕然,問劉大師你決定了入駐藝術家村?

    劉家才無聲一笑,說這不是我決定了的。不是說還要經過村裡的委員會審核嗎?

    葉三省說,是準備成立這樣一個委員會,我的考慮是這個委員會也要吸收部分甚至全部的藝術家參與,共同治理。

    高凱程讚道,這種模式不錯,不是管理而是服務,不是被動而是主動,盡最大可能發揮每一個來到這裡的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找到主人翁的體驗。

    一行人繼續前行,一人從路邊的竹林裡衝出來熱情地招呼,正是曹永利。

    葉三省問了他父親的病情,已經好轉,又問他在幹什麼,曹永利說在搬筍子,準備弄到城裡去賣,掙點藥費。

    葉一白看著茂盛的竹林,再看看四周和山下的清流河,讚歎說,這裡的冬筍肯定好吃,想一下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葉三省叫曹永利父親的病情有什麼變化一定要說,帶著大家繼續前行。

    一會繞了個圈,回到半山坪停車的地方,剛要上車,突聽得有人大聲招呼,轉頭一看,曹永利抱著一抱東西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