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衙允明 作品

與國公之論農(一)

 在秦‘國公’看來,如果對方的看法沒有把農業,放在了所有行業的最前面,那麼他的看法大概率上就會是荒唐的。

 因為一國的百姓,如果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的話,那麼他自己的命都是半吊著的。

 半條命的人,何談抱負?

 再去說其他的遠大追求,那必然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雅問之內,除了秦‘國公’他自己之外,他的夫人,實際上也是這樣想的。

 對於大唐策令也是略微有所瞭解的李麗質,她有些擔憂的看向昌繁,她自然是希望昌繁回答出來的問題,是符合他父皇預期的想法的。

 但是…這可能很難。

 因為昌繁的看法和想法,往往又和常人都不一樣。

 因此,一旁的李麗質此時又是滿臉的擔憂。

 她最最擔憂的,並不是昌繁的無計可論、無策可商,他擔心的是昌繁太多超於常人的論調想法不切實際的情形,而入不了自己父親的法眼。

 她自己的陛下父親,可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能文能武又飽讀詩書之人。

 昌繁年輕,文才韜略方面畢竟是非常的有限。

 特別是治國大道方面,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人言傳身教和經過大量的讀書學習,根本就不可能懂得透徹,更不要說在這些方面有出彩的表現了。

 而且昌繁的那些,不要說讀書學習了,直接就只能夠用不堪來予以形容。

 與父皇論道…難為他了。

 自己的太子哥哥,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例子嗎。

 太子大哥德明,從他被立為太子開始,慢慢的就幫著自己的父皇處理奏摺,但是經他手處理的很多事情,依舊是沒能得到父皇的十分滿意。

 太子哥哥挨她父皇的批,倒是一件常有的事情。

 李麗質緊張兮兮的看向昌繁的那張白淨小臉,但從他的臉上卻沒有看出任何一點的慌亂之色出現。

 反倒是,更加的淡定了。

 這令她、很是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