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介平 作品

39.袁大頭終結大清國 剃頭店門口剪辮子

    祥海和福生在公學讀完三年小學,來年即將升入中學,因時局動盪,不是禮拜天,學校也放了假,他們搭乘福生家的沙船回廣福。船走走停停,花了一整天才從城裡來到鄉下,一路上,兩岸到處有剪辮子的人,身穿軍服的革命軍士兵在農戶家裡進進出出,揮舞剪刀剪辮子。被硬按在板凳上強行剪去辮子的人面如死灰,發出殺豬般的嚎叫;自願剪辮子的則舞動剪下的辮子彈冠相慶。船行經蘊藻浜橋下,祥海見橋上兩邊石柱都貼有民國告示,請求船工在此稍停,他上岸察看告示。

    告示大意是說:滿清皇帝業已退位,中華民國已經成立數月,國家奉行三民主義,一切由民做主,不應當再拖著象徵清朝政府的辮子了,工、農、兵、學、商,一律都要剪去辮子云雲。另一邊石柱上貼的是《剪辮令》,祥海揭下《剪辮令》掖在懷裡,回到船上揚了揚手中的佈告說:“我們也剪了吧!學校不是要我們回家把辮子剪了嗎?”趙大拍雙手贊成,馬上去拿剪刀,福生卻說:“還是回到廣福看情形再說,要剪也要回到廣福鎮上剪,辮子剪了安不上,萬一世道變回來,雖說不至於殺頭,但還是謹慎一點的好。”福生雖比趙大小十幾歲,但比祥海年長三歲,生性老成穩重,不像祥海那樣容易衝動。祥海想想不無道理,畢竟在船上待了一整天,俗話說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看樣子世道是變了,但不知究竟變成怎樣了。

    船在廣福靠岸,只有秋風瑟瑟,並沒有人來強制剪辮子。三人上岸,路過剃頭店,見剃頭店老闆在賣力吆喝剪辮子,蓬帳下還有官員坐鎮指導,才確信船在水中行,世間已換代。三人走進蓬帳,趙大搶先坐了凳子,招呼剃頭老闆:“老闆,剪辮子!”剃頭店老闆來到他身後,一手捏起他辮子問:“剪短還是留長?”趙大望著圍觀的人群說:“剪短,你看人家剪短多爽快!”圍觀的人大多是剪了辮子的,有人發出笑聲說:“只是太涼爽,不耐寒風。”趙大大手一揮說:“沒事,習慣就好了,剪!”老闆手起剪落,趙大的辮子就被剪下丟於地上。趙大一邊大呼“肚子餓了”一邊起身端起一碗大肉面,“呼嚕呼嚕”吃得精光。輪到祥海時,剃頭店老闆已去替別人剪辮子,祥海乾脆拿來剪子“咔嚓”一下自己解決了,堆到“辮子山”上,端起麵碗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