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視野 作品

第140章 視野

    所有這些報紙,對孫超華瞭解外面的信息,提供了非常的便利條件,更讓他心動是南方同類招聘同級別的職務人員,薪資大約是內地的三倍還多,這讓孫超華激動不已,捕捉到了“商機。”

    這個企業除了人事部門、辦公室直接聽命於武總裁,生產部門全由自己的外甥管理,直接向他彙報,至於其他部門的管理,實行的是矩陣管理,把工作任務按項目分類,按項目特長任命管理人員,即今天的項目由甲管理,乙協助,明天的項目就可能為乙管理,甲方協助。

    雖然這種矩陣式的管理確實堵住了企業漏洞,實現相互制約的目的,但個人的自發積極性卻無形中受到了阻礙,特別是對於習慣了工廠運行方式的中層管理人員來說,如果私下結盟,對企業的破壞性將是致命的。

    看著企業內部中層管理層人員,為了自保,相互拆臺、搞內耗,競相在老闆面前表現,孫超華覺得悲哀,如果都把心思用在這個上面,那企業的發展還能長久嗎?帶著這樣的思考,他諮詢了已經在南方的同事、同學,瞭解那裡的形勢,反饋回來的消息說,那裡的經濟建設速度很快,一切想錢成為人們工作的動力源泉,“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成為年輕人努力工作,提高生活質量的主流意識。

    我該怎麼辦?企業危在旦夕,夫妻倆都在工廠,一旦改制或破產,如何應對以後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如何安排?教育費用靠什麼保障?父母的贍養費用如何給予?

    這些現實的問題,擺在自己的面前,一定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家庭的一切問題,都是經濟問題的縮影,”儘管表面看來是歸咎於性格、脾氣等等,但根源還是家庭生活質量受到了衝擊。

    他目睹廠內剛結婚不久的年輕人,因為工廠半死不活,生活受到極大影響的情況下,離婚有之,不動聲色,離家出走也有之,這難道還不是“錢”惹的禍嗎?

    想到自己當初來這個保健品廠,武總說自己可能要結二次婚時,自己那信誓旦旦的回應,現在還縈繞耳邊,難道自己要食言了自己的承諾嗎?

    不,我一定要改變目前的現在,但僅靠在這裡是很難實現自己想法的,唯一辦法就是要南下廣東,飽嘗離鄉之苦,過漂流滄桑生活,換取目標的實現了。

    超華對這種捆著腳鐐跳舞很不習慣,利用空隙時間觀察南方的人才招聘信息,從反饋的信息看,那裡將是一個機會,他從此得到了啟發,與其遮遮掩掩,在本地混個半飽,還不如孤注一擲,背水一戰,南下“淘金”,或許會柳暗花明。

    痛定思痛,改變生存的慾望,提高生活質量的念頭,在他的內心久久不能揮去,他萌發了南下“淘金”的想法,也註定了他漂泊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