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視野 作品

第139 章 市場不相信眼淚

    新任劉廠長原來是搞銷售出身,對毛紡行業前景沒有信心,加之企業設備陳舊,紡織紗線支數不高,很難達到市場要求。

    劉廠長試圖在其他產業有所突破,但事非人願,把有限的資金搞得一塌糊塗,使日益艱難的毛紡廠生產經營狀況雪上加霜,舉步艱難。

    身為工會一把手的王大領導,迎合了劉廠長的想法,自願去新辦紙箱廠掛帥,便把工會一把手辭掉,讓位於原來的紀委劉書記。

    王廠長利用自己能說會道特長,通過上下左右人際關係周旋,找到了離開的門路,調出西京毛紡廠,到西京一個木器廠任一把手。

    工會新任當家,劉師傅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便說服劉廠長劃撥五萬,又在西京工會借款五萬,共籌資十萬,搞了一個小型日光燈繼電器加工廠。

    目標很宏偉,聲勢很浩大,現實卻很扎心,不到一年虧損了一半。

    劉廠長認為劉當家經營不善,這時才想起孫超華,曾經在染整車間脫穎而出,還在大型企業做過中層管理年輕後生,讓他以工會副手的身份加入,希望有所改善。

    “小孫,我看了你的履歷檔案,希望你去幫一下老劉,這個人過去一直是政工出身,沒有企業管理的經營”劉廠長對小孫寄予厚望。

    孫超華見劉廠長對自己希望很高,“我得了解這個小廠的目的情況,再給你彙報。”孫超華知道,不能輕易表態。

    “我不指望小廠賺錢,只要把工廠投資、西京工會借款收回就行,老劉借西京工會的錢已經名聲在外,沒有信譽了,搞得市紡織局領導替西京工會說話來討賬,大家都很被動。”劉廠長還是希望小孫能扭轉乾坤,有個好的消息。

    超華對工廠的實地做了盤點,把實際情況反饋給老劉,情況比他給廠長彙報的還要糟糕。

    這個時候,西京工會的借款期到了,劉當家像熱鍋螞蟻,被逼得焦頭爛額,找孫超華意思是說,“小孫,我的意思我們找關係,貸五萬,先把西京工會借款還上?你看如何?”

    孫超華明白,這是給自己“挖坑”,如果自己想辦法真能貸五萬,那還了老劉經手的借款,日後銀行的還貸就落到自己頭上,自己剛接手,可不能把自己搞得名譽掃地,退一步,就是不做這個工會副手,也不能替他人背鍋。

    想到這裡,他對劉當家說,“劉當家,你看看我們這個小廠的資產負債表,現金只有五千,剩下的都是一些賣不出去的庫存,加起來的固定資產不足兩萬,且產品銷路沒有打開,我們借了新款,還了舊款,有沒有進項,將來會像獅子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虧空也越來越大。”

    “不要管得那麼多,我們先把西京工會的借款還上,李部長已經來了幾次,說收不回借款,他就要被撤職,這事已經通過紡織局了,紡織局工會領導給我壓力很大。”

    “我很理解你劉當家的苦衷,但貸款這事,不是那麼簡單,需要抵押,我們廠的信用已經透支,沒有辦法再貸了。”超華故意把貸款說得很難,想讓他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