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95,權宜之計

 時光在這裡依舊凝固著,他們固執地想要裝作一切都沒有改變,想要維護所謂的傳統和尊嚴,真是可悲的地方主義。 

 不過,對此艾格隆倒是可以表示尊重,畢竟他不需要強行去改變什麼,時代的車輪會潤雨細無聲地改造一切,甚至改造這個偏遠地方的鄉巴佬貴族們。 

 而這時候,在場的所有人也看到了艾格隆。 

 在片刻的注視之後,他們紛紛不約而同地躬身行禮,向面前的少年人致敬。 

 不過,雖然他們看上去恭敬,但是卻很明顯地保持了客氣的距離,沒有人主動向羅馬王陛下表現出殷勤和討好來。 

 僅僅在剛剛打照面的時候,雙方互相保持距離的不友好狀態,就悄然之間展露無遺了。 

 不過這也很正常,為了確保羅馬王的安全,防止有人趁機作亂,將軍在艾格隆到來之前就把這些人都請了過來,名為“客人”,實為“人質”,這些人自然也心知肚明,不可能為此感到高興。 

 旺代的地方貴族們,與幾十年前的大叛亂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地方貴族作為幾百年來地方事務的領導者和仲裁者,在農民們心中有著難以逾越的威望;另一方面,貴族們往往世代從軍,擁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有些人甚至是現役軍官。 

 很自然地,一大堆的貴族天然地就成為了這些反叛者的首領,無論他們在93年之前的政治思想到底是傾向於哪一邊,在國王被斬首、家鄉被叛亂烽火所席捲的時候,他們出於自己的立場,都只能選擇站出來與共和國為敵,並且進行一場近乎於絕望的戰鬥。 

 損失極為慘痛,一大堆身為軍官的造反貴族戰死於叛亂當中,比如邦尚侯爵、勒斯居爾侯爵等等,甚至連他們的家人在落網之後也往往難以逃脫處決的厄運,對於膽敢拿起武器反抗革命的人,共和國是鐵面無情的(儘管平叛大軍裡同樣有著不少貴族出身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