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三千零四十九章 正面硬鋼

  但你當了軍官,哪怕是伍長,再這麼想,就要捱揍了。你是軍官,首先要維護兄弟們的性命,最好的辦法就是最快殺傷敵軍。

  這麼做,是有基礎的,因為士卒聽從軍令,早就融入血液之中,成了本能。他們的本能,還在想法之前,不會影響戰力。

  距離城頭五尺六寸,在敵軍小腿動的時候發動攢刺。那些常規的守城動作,士卒不知練了多少遍,卻沒有眼前實戰深刻。

  五尺六寸,是為了讓敵軍不能撲到你,同時讓你在第一時間發動攻擊。小小的弧形陣,則是為了不給敵軍,留下任何死角。

  這個時候,上陣指揮的,統一變成了原本的軍官。太原軍的副職們則縮在後面,瞪大雙眼,看著士卒們的一舉一動。

  指揮時靠前,真正廝殺之時退後,讓麾下兄弟們頂在前面?這要換做其他軍中,搞不好要挨黑拳,白耳軍官卻求之不得。

  軍中數百種常規戰法之中,軍官都是要立刻後撤的,士卒們根本不會去想,他們的眼中,只有敵軍,我聽軍令就行。

  當然,除了這數百種常規戰術之外,也有至少二十種戰術,軍官是必須身先士卒的。到那時,他們也不會有半點猶豫。

  讓白耳軍軍官參戰,是因為他們更瞭解麾下士卒,更有默契。短兵相接之時,默契極為重要,說能決定成敗,毫不誇張。

  瞪大雙眼,則是要為同袍去找不足之處,同時觀察敵軍在近戰之中的優劣。白耳軍官懂的這一點,太原軍軍官自然也懂。

  甕城城頭,激戰正酣,登上城樓帶來的士氣,讓曹軍和徐州軍士卒勇不可當。但他們的當面也是硬茬,白耳軍殺得酣暢淋漓。

  最終,給這一場激戰落下帷幕的,並非雙方的軍令,而是西沉的日頭。曹洪和關羽在天色將黑之時,終於選擇了撤軍。

  當敵軍潮水般的退去之時,廣陵城頭第一次聽見了士卒們的歡呼之聲。一番熱血沸騰的廝殺,令很多人的情緒到達了頂點。

  有情緒,就一定要宣洩,陳到當然不會阻止士卒們的舉動。

  城頭在歡呼,撤回本陣的聯軍,卻也與前兩日不同,一個個昂首挺胸。尤其是那些能登上城樓,還能保住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