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二千九百六十八章 拋諸腦後

你永遠也不能保證敵軍沒有相同的手段,但卻可以走在前面。面對威力巨大的落石,第一步是不能慌,第二就是冷靜的觀察。

只不過堂堂之陣,兵力佈置很是密集,防禦難度極大。且不慌,冷靜

觀察,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是很難再戰場上做到的。

但關羽的舉動,並不能改變陳到的戰術,知道你勇冠三軍,甚至不在主公與典張趙三位將軍之下,可眼前,是步軍對抗。

以白耳軍的弓兵跟進速度,一旦關羽敢於太過接近戰陣,那麼,萬箭齊發的威力,不是擁有天下頂尖的身手就能對抗的。

關羽的親自出擊,兩翼策應,的確振奮了徐州軍中軍的士氣。讓他們在不斷地後退之中,始終可以維持相對穩定的陣型。

這一點極為重要,步軍對抗,一方有陣型,一方沒有。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相當於你赤手空拳,面對敵軍堅兵利甲!

但初陣的失敗,關羽也挽回不了,想看定邊軍的真正實力,或是更新的戰法,就必須付出代價,實力差距,避免不了。

陳到集中了十二分的精神,全身貫注與指揮之中。開始的優勢,幾乎是必然的,但接下來的控局,才考驗將領的指揮。

結果是徐州軍的中軍,在付出巨大代價,幾乎傷亡過半之後,被關羽領軍親自接應回去。隨之,徐州軍開始了快速的撤退。

接應可以穩,撤退必須要快,敵軍有遠程

壓制的優勢。關羽要做的,是迅速領軍,脫離白耳軍的攻擊範圍,才為穩正。

而太史慈的騎軍在兩翼遊弋,是他不怕陳到全軍猛烈追擊的依仗。同時,也是一種試探,你到底有沒有能力,對付我軍騎兵?

戰陣之上,上風下風是可以隨時轉換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指揮官一個小小的疏忽,關羽率軍撤退,亦可以以退為進。

有著之前與敵軍對陣的經驗,加上這段時間胡風的指點,現在的陳到,也不是當初了。什麼叫控局,必須估計敵軍的反擊能力。

太史慈的騎軍,側面掩護關羽步卒的安全,白耳軍穩步追擊,可以維持陣型的協調。那麼,一旦速度加快,還能完美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