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384【減租減息】

 
……

 
不過其實,歷朝歷代都知道地租、利錢對百姓頗為不利,因此很多朝代都曾試圖扭轉這一現象。

 
比如王莽新朝就規定,賒錢免息,貸款利率規定為“無過歲什一”,即年利率不超過百分之十。

 
唐開元年間、宋慶元年間均專門規定過民間借貸最高利率標準,一般不超過月息四分,明清時代規定的標準一般為月息三分。

 
北宋年間,王安石變法提出的《青苗法》就是由國家借貸給百姓,避免百姓受到高俐貸的盤剝。

 
但這些政策最後都無法堅決執行下去。

 
一是因為官商勾結,官員與商人、士紳、地主沆瀣一氣,有法不依,導致百姓不得不繼續受盤剝;

 
二是朝廷對貪腐打擊不力,歷朝歷代很多皇帝昏庸無能,只管自己享受,根本不顧百姓死活,自然上行下效,對百姓盤剝日益嚴重;

 
三是百姓愚昧無知,就算朝廷有政策,他們也未必知道,自然也不會想到,為自己爭取權益;

 
所以歷朝歷代,儘管朝廷都有法律限制,但是執法者做不到有法必依,老百姓無知不熟悉法律,導致這些法律有名無實,自然高俐貸屢禁不絕,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

 
而項南相信自己的政策,是能夠推行下去的。

 
一來報紙的發行,有助於政策的宣傳,上通下達,避免官員從中作梗;二來識字率的提升,也導致百姓不再像之前那般容易糊弄;三來監察部、司琺部獨立運行,也導致反貪反腐方面,不敢說無一人漏網,但對百官也是一個極大的震懾。

 
因此在這樣的作用下,項南相信自己的政策能推行下去。為此,他還特地派出巡視組,到各地巡視,接受百姓的投訴。

 
如果有地主加租、商人加貸、官員亂政等行為,一律嚴查不怠。如果巡視組也受了腐蝕,那麼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項南就是要用嚴刑峻法,告訴所有人,自己不是鬧著玩的,自己是要動真格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