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4章 問政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對視了一樣,若有所思的退了出去。

    長孫無忌去面見戴胄,命其準備錢糧,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可不是那麼簡單,憑藉君主一句話,就可以讓五萬大軍上前線的。

    五萬大軍出征,起碼要準備二十萬民夫,數不盡的錢糧穀物,倒是一下子解決了很多百姓吃飯問題,可是話又說出來,塞外苦寒,征戰辛苦,一場戰爭下來,先不說多少將士死在疆場之上,便是凍死在路上的民夫,便不會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房玄齡的表情說不出的落寞,因為他素以謀略著稱,這一次卻輸給一個黃口小兒,讓他心裡非常過意不去。

    或許當初自己不和那些自詡身份的人一起看不起這個少年,細細的琢磨一下他的論斷,大唐就該是另外一個光景了。

    在二位臣下離去之後,李世民正襟危坐的跪坐在御案前,目光一動不動的盯著輿圖,手裡擺弄著一柄金色短匕,心中的殺機越發的瀰漫。

    腦海裡,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羅雲生當初在弘文館的那一席話。

    不中聽,但是很中用。

    這些年自己似乎沉浸在突厥的勝利中不能自拔,即便是關中的雪災,也沒能讓自己足夠警示。

    自大的認為,天下之大,大唐最盛。

    卻不想,一個個貧瘠的吐蕃,也敢在大唐的身上妄動刀兵。

    古人云,忘戰必危,不是妄言。

    李世民親自指揮的戰爭不計其數,從戰略到現場指揮他無一不精,對於戰爭的理解,李世民自忖這個時代,沒有人能超越自己。

    可是他都沒有料到,吐蕃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大唐出手。

    可為何一個孩子,就預料的如此精準。甚至連松洲這個地方都預料到了。

    “不能小覷每一個人,這是戰爭的鐵則,朕卻將他忘在了腦後。”李世民心裡複雜萬分,“想當初自己的妹妹平陽昭公主一個人都可以撐起一片天,更何況一個將門之後。”

    “張鐸。”李世民疲憊道。

    “奴婢在。”張鐸卑躬屈膝碎步上前,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李世民抬手道:“召羅雲生來見。”

    說完這句話,李世民感覺身體都被掏空了一般,一隻手撐著額頭的太陽穴,另外一隻手無力的搭在案牘上。

    “喏!”

    張鐸準備起身,卻見李世民忽然又抬手道:“算了,朕親自走一趟。叫上太子和杜正倫。”

    ………

    羅雲生萬萬想不到,李世民會這個時候來見自己,此時他正在跟魏徵一起,各自著書。

    畢竟這大把的時光不能這般浪費了,外面的煤炭準備工作,有那麼多手下人去操持,自己只要把把關,剩下的時間自然可以歸屬於自己支配。

    這種跟魏徵呆在一起的時光非常寶貴,羅雲生捨不得浪費,幾乎有什麼問題,便會上前問詢,魏徵也從不吝惜解答。

    畢竟能做到一國宰輔的人,從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見解,一丁點的點撥,都讓羅雲生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