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0章 豳州行

    起先是準備在涇陽縣買荒地的,結果發現地確實買了不少,畢竟初唐土地不值錢,結果地買完之後,一處煤礦都沒尋到。

    後來這哥倆一咬牙,跑出了涇陽縣,因為有跟蕭瀟嶽不錯的勳二代說他女人吃過這東西,說這墨石,就是大夫所言的烏金石,可以治月事不通暢。

    羅雲生覺得這事情過於匪夷所思,煤炭還能治病?是不是認錯了?

    不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二人還是出發了。

    涇陽縣到咸陽縣不足百里,對於騎著快馬的蕭瀟嶽和羅雲生二人來說,也就半日功夫。

    羅雲生打量著一望無際的荒原,從隋末到大唐戰亂不斷,對於經濟和百姓的生活確實損害非常嚴重。現在想想,當初自己大言不慚的提起不該與吐蕃和親之事,有些過於理想化了。

    如今的大唐能夠經得起幾場戰爭呢?聽說陛下為了商議國事,每日在弘文館跟學士們討論到半夜才回甘露殿休息。

    蕭瀟嶽凍得滿臉通紅,還不忘介紹道:“咱們這個地方叫豳州,屬於關內道,雖說是關中地區,但是土地貧瘠,森林破壞非常嚴重,想要砍伐薪柴,製作木炭很不容易,所以凍死的百姓也非常多。”

    羅雲生點點頭,沿途他已經看到不少被風雪吹倒的木屋。

    今年的雪災比貞觀二年稍微要好一些,據說貞觀二年困難道,只能打開城門,讓百姓自己出去尋找活路,今年好歹是國庫裡有點底蘊,可以用來賑災了。

    此地應該之前是個鄉鎮,卻因為風雪連土牆都倒塌了。

    “就是在此地發現了墨石。”蕭瀟嶽說道。

    二人牽馬走在大街上,沿街乞討的百姓非常多,二人倒是不用擔心有人搶劫,因為風雪中的百姓只比活人多一口氣,甚至還有很多人屍體已經冰涼。

    “關中地區還好一些,每天都有朝廷派遣的使者派粥,別的地方就不好說了,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蕭瀟嶽雖然是世家子弟,但是卻多少有些憐憫之心,“要我說,咱們別買荒山了,拿著銀子賑濟百姓吧。”

    羅雲生搖搖頭,“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你拿自己家的錢賑災百姓,少了那叫杯水車薪,多了叫收買人心。一個不能救人,一個終究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