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80章 朝臣質疑

    今日便是大比的日子,宰相們早就準備好了。

    不等李靖等人行禮,李世民就微微一笑,賜坐後說道:“大家不必多禮,今日大比,雖然比不上科舉,但也算是國家的掄才大典。朕希望今年可以湧現出更多的軍事人才,讓我大唐軍方後繼有人,也可以震懾邊關宵小,宏我大唐國威。”

    李靖捋著頜下的美髯,顯得頗為感慨,“聖人說的是,自從國家日趨安定以來,眾人都攀比讀書,卻不知文武並重才是強國之道。沒有武人鎮守邊關,消滅蠻夷,便是讀再多的書,政治再清明,國家也難免陷入動盪之中。”

    李世民飲了口茶水,淡淡一笑,他其實很理解李靖等人的心態,國家科舉取士,每年都選拔大量的人才,而軍中卻不得不每年將大量的軍事人才改為為官,讓軍方的大佬們頗為擔憂,認為大唐會有朝一日,武將地位不保,甚至淪為文臣的階下囚。

    可就在這時,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聖人,臣昨日從御史那邊兒瞭解到了一個情況,非常焦慮,覺得有必要和您說一下。”

    李世民聞聲望去,是自己的大舅哥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個人,深得李世民信任,雖然處事陰柔了些,但是不論是計策,還是行事上都頗為李世民認可。

    尤其是,此人處事非常公正,絕對不會因為私人仇隙而攻擊對方。

    李世民笑著說道:“輔機,這可不是你的風格,你說說,軍方選拔人才,有什麼值得你焦慮的。”

    長孫無忌道:“御史通過多方走訪,瞭解到涇陽縣男,受聖命教導尉遲將軍和杜侍郎之子,非常不上心,甚至將其當做奴僕牛馬來使用。陛下,不論是尉遲將軍,還是杜侍郎,都是為國家操勞之人,聖上將他們的孩子交給一個如此放浪形骸,不知體統的孩子,時間久了怕是會讓臣子們寒心啊。臣懇請陛下,另擇名師培養這兩個孩子,切莫讓涇陽縣男耽誤了他們的前程。”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這事兒他記得。

    他將尉遲寶林和杜志靜送到羅家莊本身就是給羅雲生出氣的。

    現在想想也有一段時間了。

    說實話,李世民本來還存了讓羅雲生交好尉遲敬德和杜正倫的意思,這樣久而久之經營下人脈,在朝堂上有了影響力,也可以逐漸走入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