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落寞的太上皇

 

從此以後再也沒正眼看過它。

 

羅雲生的心情有點失落,明明是個好東西呀,為何不被世人接受?

 

於是羅雲生拎著新炒出來的茶葉,拜訪好鄰居武媚娘道姑。

 

天氣已有些涼意,涼亭內早早被下人生了一爐炭火,二人坐在亭內一邊吹著秋風,一邊烤著炭火,倒有幾分論英雄的味道。

 

新燒製的大瓷杯子,上面刻著血紅的“為人民服務”幾個大草書,幾乎與前世某位偉人的筆跡彷彿,充分滿足了羅雲生個人的惡趣味。

 

武媚娘好奇地盯著大杯子,似乎被它新穎的式樣所吸引,雙手捧起來,試圖把自己的腦袋伸進去量量杯口直徑。

 

抓把茶葉扔進杯子裡,沸水直接沖泡進去,一股氤氳裊繞的霧氣升騰翻滾而上。

 

“好了,涼一會兒就能喝了。”

 

武媚娘吃驚地指了指杯子道:“就這樣?”

 

“不然你想咋樣?”

 

“調料呢?器具呢?蘊含的儒家精氣呢?”

 

“知道何謂‘大繁若簡’嗎?”羅雲生傲嬌地俯視她,順便撫摸她的頭頂:“年輕人,你們現在所謂的茶道弱爆了,重於形卻未得儒家之神韻,真正的儒道精氣是什麼?知道何謂‘知行合一’嗎?跟道家的‘道法自然’一個道理,殊途同歸,知行合一也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喝茶搞那麼多器具,又是手法,又是調料,終歸都是牽強附會之舉,曲高和寡,遠離了百姓人間,再高深的學問和道法都落了下乘,能入世的學問,能入世的道法才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嗯嗯……”

 

武媚娘兩眼一亮,忽然直起腰,身子微微前傾,急切地道:“你剛才說……‘知行合一’,是為何意?”

 

羅雲生眨眨眼:“我說了‘知行合一’這幾個字麼?沒有!你幻聽了,來,茶快涼了,試一試。”

 

“你明明說過……”

 

“喝茶呢,說那些廢話幹啥,管我說了什麼,趕緊喝一口。”羅雲生很蠻橫地打斷了她。

 

武媚娘只好將香唇湊近碩大的杯口,輕輕啜了一口,還未吞進去,便見她兩眼徒然睜大,露出非常痛苦的表情,彷彿整個味蕾都麻木了似的,正待張嘴吐出來,羅雲生一旁冷冷地道:“你若敢吐出來,信不信我把這一整杯都給你灌進去?”

 

武媚娘鼓著小嘴,委屈地瞪了他一眼,悲壯地一仰脖子,不甘不願地將茶水吞入腹。

 

羅雲生暗歎口氣,連感想都懶得問了,從她的表情裡已能看出一切。

 

涼亭內頓時有些尷尬,武媚娘喃喃沉吟,似在組織措辭,許久後,才吭哧地道:“這個……炒茶,其實,呃,其實還是頗具別樣風味的,而且,嗯,而且……你剛才說的大繁若簡也很有意思,你弄出來的都是好東西,將來肯定又會名揚長安……”


 

“好喝嗎?”羅雲生很直白地問道。

 

武媚娘猶豫遲疑片刻,終於冒著被道君怪罪的風險,昧著良心點頭:“……好喝。”

 

“那你把這一整杯全喝了,快,我看著你喝。”羅雲生期盼地盯著她。

 

武媚娘望天,顯然準備拿天色編藉口,然而從小到大終究很少說謊,半晌都沒編出一個說得過去的好藉口。

 

“天色不早了,該做晚課了,對吧?”羅雲生很好心地幫她編出了瞎話兒。

 

武媚娘如釋重負地點頭,目露感激之色:“對。”

 

再怎麼打破傳統,喝茶這種事總無法避免跟文化摻和在一起。

 

任何事情只要跟“文化”倆字捱上邊,簡單的東西就變複雜了,端杯一仰脖子的事非要搞出許多眼花繚亂的花樣,以證明文化這個東西的存在。

 

於是羅雲生化繁為簡的炒茶沒了市場,因為沒文化,哪怕頂著大唐才子的名頭也推銷不出去。

 

“不喝別喝,別糟踐了好東西。”羅雲生奪過武媚孃的大瓷杯,仰頭灌了一大口,一股濃濃的苦味頓時在嘴裡蔓延開來,苦得他打了個激靈。

 

武媚娘看著他的目光充滿了心疼,彷彿眼睜睜看他灌了一口尿似的,最無奈的是那種想攔又攔不住的心情……

 

“其實也挺好喝的,味道雖然古怪了些,喝久了怕是也會習慣,你留點茶葉給我,我在家慢慢品。”武媚娘人美心也好,總歸不想讓羅雲生下不來臺,非常照顧他的自尊心。

 

“行,留給你。”羅雲生也懶得改變大唐名士權貴階層的自虐心理了,明明烹茶那麼難喝,還好意思說炒茶的味道古怪……

 

“不說喝茶的事了……”羅雲生不動聲色地把大瓷杯推遠了一些,今日沖泡的茶,貌似茶葉確實放多了點,苦得連他都張不開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