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加辣椒 作品

第272章 帝國的發展

  其次是煤礦的開採。

  由於林逸後世知道大夏一些優質煤礦的所在,所以他就讓人在那些地方進行開採。

  其中像是晉省和關外地區,靠近蒙古的幾座煤礦,那都是淺層煤礦,甚至直接是露天煤礦。

  這些煤礦都是帝國現在最為重要的礦區,每天從這裡開採出來的煤礦,都會被火車源源不斷的運往各地。

  為此,這幾處礦區的鐵路,也是最先修建的,為的就是能夠儘快的將煤礦運出去。

  裡面的工人,都是分為六班倒,晝夜不斷的進行著開採。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目前帝國還沒有研發出來適合開採煤礦的鑽頭,只能採用人工開採。

  這也是為什麼林逸要選擇露天礦這種非常容易開採的地方。

  不是林逸不想去挖深層礦,而是挖不出來啊。

  不過即便是這樣,帝國每年的煤礦開採量,也達到了5000萬噸。

  而這每年五千萬噸的開採量,帶來的結果就是帝國工業的快速發展。

  一些需要煤礦作為能源的行業,也有了巨大的發展。

  特別是發電這方面,已經達到了林逸前世所認知得20世紀30年代的規模。

  幾乎所有城市,都已經普及了電燈。

  當然了,一些農村和偏遠地區,還沒有通電,但是按照目前這個勢頭,想必十年之內就可以做到家家戶戶通電的情況。

  隨著電力方面的限制解決,也帶著帝國工業方面的發展,畢竟你連電力問題都沒有解決,又何談發展?

  一些靠近港口的城市,由於交通便利,運輸方面,已經有了朝著金融城市方面發展。

  比如說廣州和滬城,靜海。

  當然,這三座城市之所以有這樣的發展趨勢,也是林逸的提點。

  他想要模仿後世那樣,建立屬於帝國的商貿之都,金融中心,所以在這三座城市的定位上,林逸建議就是走商貿。

  特別是滬城,由於他本身就是最早的一批通商口岸,在那裡就有西方人建立的工廠。

  而林逸的建議提出之後,趙緒也覺得可以試試,於是就把滬城設置成為試點。

  優惠的政策和稅收,讓大量的企業家湧入滬城。無論是歐洲人,還是帝國人,只要有機會,一股腦的往滬城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