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409章 敗血症

  這個時代定居點往往會選擇在河流附近,有河流就意味的農田灌溉用水就有了保障,而入海口方便海運也是一個不錯的加分項,而有十幾處入海口的地方更加適合建立新城。

  “張大人,你們這一路上的食物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啊?不會是在一路上靠打獵吧?”林家棟好奇地問道。

  “如果光靠打獵那怎麼夠,我們在沿途的海岸上遇到不少土著的村落,越是往南,能遇到的村落越多,我們靠跟土著人進行交易來解決糧食問題,我們不僅交易到了足夠的糧食,甚至還交易到了整整兩船的皮毛和金銀之物呢。”張恩一臉得意地說道。

  “那你們不是一邊旅行,一邊掙錢啊!”林家棟一臉羨慕地說道。

  “林兄說笑了!”這一路上的艱辛張恩是深有體會,他們可不是去旅遊的。

  ------

  話說陳連成的座船成功到達了勘察加半島,黃君浩便立即把陳連成發現新航線和探險隊成功在東大陸站穩腳跟的事情上奏給了朝廷。

  李向東收到黃君浩的奏疏,得知此事,欣喜異常,“太好了,傳令下去嘉獎陳連成,授封男爵爵位,水師如有空缺優先官升一級,賞銀兩千兩。其他人等一併封賞。”

  “陛下,以往將官獲封爵位都是因為有重大戰功或開疆拓土之功,而陳參將只是發現了一條航線就予以冊封男爵爵位,是否封賞過重,”馬天佑對於陳連成只因為發現了一條航線就冊封爵位有些不解,這讓他們這些通過浴血奮戰才獲得爵位的將領感到有些心理失衡。

  李巖等將領也同樣露出了這樣的不滿之色。

  “你們覺得我對陳連成封賞過重?恰恰相反相反我倒是覺得封賞得太輕了。”

  “我大華朝之前只派出幾百人規模的探險隊前往東大陸,主要是因為大華朝沒有大洋深海航行的能力,只能沿海岸線航行,唯一的路線就是走白令海峽,但白令海峽受季節浮冰的影響,一年只有一個航行的時間窗口,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大華朝移民開發東大陸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