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392章 線膛槍


                 大華朝一直全力禁止蒸汽機方面的技術外傳,對外國進行技術封鎖。

  英國人不知道從哪個渠道搞到了樣機,最終還是仿製出了蒸汽機。

  像紡紗機、織布機、蒸汽戰船、蒸汽火車這些東西的原理也並不是很高深,英國人要仿製出來估計也只是時間問題。

  “英國人終究還是掌握了蒸汽機技術”李向東對於英國人仿製出了蒸汽機一點都不感到驚訝,畢竟英國一直都有很強科學技術研究氛圍,對於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也很強。

  英國人在蒸汽機上的追趕讓李向東感到有些壓力。

  不過大華朝的優勢在於體量大,只要國內政治穩定,不生戰亂,就不用擔心英國這個西洋強國。

  李向東再次來到科學院火器研究所火炮試驗場。

  火器研究所這些年來一直在研製線膛炮,雖然也成功的造出來了一些線膛炮,但這些線膛炮在氣密性與炮管的壽命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在研究上遇到了瓶頸,遲遲得不到解決。

  炮彈與線膛炮的之間的縫隙如果太大,就很容易漏氣,火炮的射程就大大降低,但如果縫隙太小,線膛炮就磨損得很厲害,造成線膛炮的壽命非常低,常常打上十幾二十炮就報廢了,這讓線膛炮在射程和壽命之間難以兼顧。

  李向東對此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估計是這個時代的鐵料質量太差,不耐磨損,只能通過慢慢改善鐵料的質量,來解決線膛炮磨損得厲害的問題,而鐵料質量的改善不是在短時間內能解決的,因此線膛炮的研製遇到了瓶頸。

  李向東又提出把線膛炮的技術移植到線膛槍上,線膛炮的炮彈是鐵質的,磨損自然比較明顯,但火槍打的鉛彈,鉛彈的質地比較軟,對線膛槍的磨損就沒有那麼明顯。

  於是火器研究所就按照按照線膛炮的思路製造出了幾支線膛槍,並準備進行試射。

  李向東正好最近比較有空,就前往火器研究看看線膛槍的研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