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131章 清軍來犯

  清軍趕到黃河北岸,發現黃河南岸已有軍隊嚴陣以待。

  由於清軍不善水戰,不敢貿然渡河作戰,只得沿著黃河北岸繼續向西,尋找時機。

  葉有為領著領軍在南岸一路跟隨,讓多爾袞無機可乘。

  多爾袞見葉有為在南岸的兵力並不多,只有兩三萬人,便讓嶽託、多鐸、濟爾哈朗、阿濟格各領一軍分散在黃河北岸,各自尋機渡過黃河。

  葉有為便讓手下各營官以及黃君浩、齊斌、藍青峰帶領的蒙古民兵,分散緊盯清軍各部,不讓清軍渡河。

  阿濟格獨自帶領2萬清軍及5千蒙古人,沿黃河向西行軍,經過一處樹林,發現南岸監視他們的西北軍,也只有兩三千人而已。

  於是阿濟格當即下令就地伐木,準備強行渡河,只要渡過黃河,在陸地上作戰,再多的西北流寇他都有信心擊潰之。這是阿濟格多年戰鬥形成的一種自信。

  “對面的清軍見我們人少,果然忍不住想要強行渡河了。”親衛營千戶守備官陳新茂興奮地說道。

  “哼哼,他們還真是自大啊!居然想在我們眼皮子底下乘坐木筏渡河作戰。”黃君浩輕蔑地說道。

  阿濟格所部很快就打造好渡河所需的木筏。

  阿濟格當即從清軍和蒙古人中挑選會游泳的士兵,但清軍和蒙古人中會游泳的人並不多,也才選出來了九百多人。

  人雖然不多,但阿濟格相信,憑藉清軍強悍的弓箭絕對能把對岸撕開一個口子。

  他就是想趁對面守軍還沒集結足夠的兵力,強行渡河,只要能衝到岸邊幾百人,也可以輕鬆控制住對岸。

  在他看來,清軍幾百人吊打幾千流寇應該是不在話下的,這就是長年勝利積累起來的自信。

  清軍往往只有數百人的情況,通常敢對數千人明軍發起衝鋒,而且往往也能擊潰對方。

  九百多清軍分別乘坐100來個木筏強行渡河。

  “渡河!用你們手中的弓箭,把對岸的流寇統統射死。”阿濟格下令道。

  “清軍開始渡河了,準備後膛野戰炮。”黃君浩沉聲道。

  黃君浩所部這次帶來了20門後膛野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