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125章 北伐關外

  明末正值小冰河時期,黃河冬季封凍時間較長。

  “那打算出動多少兵力?”馬天佑又問道。

  “6-10萬吧!具體多少人,由你們參謀部擬定一個詳細計劃。現在就開始準備,黃河封凍以後,就開始行動。”李向東說道。

  “是。”

  回到西安,李向東把科學院醫學研究所的人都找了過來,讓他們嘗試一下輸血技術。

  “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輸血嗎?”一位名叫孫承波的年輕人一臉震驚地問道。

  “當然可以,只不過人的血液分好幾種類型,要相同類型的血液才能互相輸血。”李向東說道。

  “那怎麼分辨血液是何種類型的呢?”孫承波追問道。

  “具體怎麼分辨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把兩種血液混在一起,只要在一定時間內不產生凝聚,應該就是同一種類型,這就要靠你們慢慢摸索了。這也是我要交給你們的任務。”李向東說道。

  “是,我們一定努力完成。”孫承波興奮地說道。

  “我前一段時間讓你們解剖屍體,畫人體結構圖,你們做得怎麼樣了?”李向東想起前一段交給他們學習解剖的任務。

  剛開始這些醫學研究所的人還有所顧慮,甚至是抗拒,不願意拿死人的屍體來解剖,覺得死者為大,不應該對屍體不敬。有些膽小的人甚至害怕被死者的鬼魂纏上。

  李向東只能向他們解釋,世上根本沒有鬼魂,像張獻忠同志殺人如麻,也沒見有鬼魂纏上他。而且現在解剖屍體是為了熟悉和了解人體構造,將來可以救更多的病人,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

  不是所有人對解剖這件事有顧忌,總會有幾個膽子大一些,求知慾望強一些的人,敢於嘗試新鮮事物解剖屍體,例如孫承波就是敢於解剖屍體膽大妄為之人。

  “已經完成了,人體各個系統,包括血液系統都搞清楚了,這次正好應用上。就是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輸血。”孫承波問道。

  “哦,回頭我讓人打造一批細銅管,到時候可以通過細銅管和羊腸來輸血。”李向東想了一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