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 萬元戶





陳寄北從大連回來,不僅交給了夏芍一個皮包,還搬回來一臺r本進口的電視。雖然只有14英寸,卻是彩色的,在這剛剛改革開放的80年絕對是個稀罕東西。




夏芍家房頂架了個六七米長的杆子,陳寄北正在外面轉著找信號。




夏母和半夏坐在炕邊等著,就連承冬都坐在一邊的椅子上,“有了!有了有了!”




陳寄北就沒再動,跳下凳子,把凳子擦擦搬進了屋。




裡面,彩色電視機上已經出現了人像,說實話,畫質在夏芍看來著實有些糊。




但有些人家連收音機都還沒有呢,更別提電視了。全家老小盯著那塑料外殼的小盒子,看了新聞看電影,一天就兩個小時的節目,也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夏芍上輩子大家都玩手機,電視已經很少有人看了,靠在門邊全當瞧個熱鬧。




沒想到手突然被人握住,她轉過頭,陳寄北不知何時已經站到了她身邊,正神色如常看著電視。滿屋子人,他就這麼堂而皇之地搞小動作,表情還特別正經。




夏芍發現自從開始自己做生意,這男人膽子越來越大了,比年輕的時候大多了。




這是國家改革開放了,他也跟著開放了?




夏芍捏住男人的手指掐了掐,剛掐完,孫清家大強跳了起來,“我不行了我得去個廁所!”




兩口子趕緊分開,一臉認真望著電視機,還聽到孫清吐槽:“懶人上轎屎尿多。”




過不多會兒L大強跑回來,剛坐下,夏芍的手指就又被人勾了勾。




她乾脆大大方方反握回去,反正她穿越前那會兒L,大街上親個嘴兒L都不算事,牽手算什麼?




這回男人側眸看了她一眼,反而是夏芍目不斜視一本正經。




兩人就這麼牽著手,一直到節目結束,孩子們回屋寫作業了,孫清也意猶未盡準備離開。




離開前她還問夏芍:“這個電視不少錢吧?我在前面老顧家看到過一臺,也是14寸,也是你這個牌子,日麗。但是是黑白的




,要四百一,你這個肯定更貴。”




“東西是寄北買的,我也不知道。”夏芍看向陳寄北。




陳寄北倒也沒隱瞞,“我找人在大連買的,一千多,用不上兩千。”




“一千多?”孫清立即打消了念頭,“那我買不起。”




“沒事,你過來看就行。”




改革開放後國內一年一個樣,夏芍覺得沒必要太早買這些東西,買了一天也只能看倆小時。




聽說東西這麼貴,等孫清走了,夏母不免說陳寄北:“以後還是別買了,掙點錢也不能亂花。”




陳寄北點頭,夏芍也沒跟夏母說她口中的掙點錢是掙了多少。




男人給她的那個皮包很沉,一打開裡面全是大團結,整整十沓,一萬塊。這還是他買了電視,他們依舊在這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中,一躍成為了萬元戶。




結婚這麼多年,夏芍終於有種嫁給首富大佬的真實感了。




為了表示對未來首富的尊重,她特別有儀式感,還把那十沓用牛皮紙紮著的大團結數了一遍。




數完笑盈盈看男人,“夠你吃十年軟飯了。”




男人什麼都沒說,只是把錢裝進了皮包裡,把她按在了炕上,先侍了個寢。




這錢夏芍留了一部分在手頭週轉,還有一部分直接存進了銀行。八/九十年代銀行的利息極高,九幾年甚至能達到百分之一三十,八幾年也有百分之十。




有房租,有存款可以吃利息,就這兩筆收入都能趕上夏芍的工資了。




雖然沒人知道陳寄北到底掙了多少,可他收山菜往大連運了,這個根本瞞不住。風聲透出去,之前勸夏芍別太慣著陳寄北的人口風一變,又勸夏芍把陳寄北盯緊了。




“這些跑銷售跑供應的,哪個在外面沒兩個娘們兒L,何況你家小陳還長得一表人才。”




“就是,你可得小心點,別辛苦把他扶持起來,讓別人佔了便宜。”




“要不你工作別幹了,專門去給他管錢,看著他……”




人們常會拿財富、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與地位,夏芍可以理解。




但她不覺得陳寄北賺得多了,她就要拋下一切專門看著陳寄北,她的工作同樣有價值。




六月裡,糕點車間擴招了第一批工人。夏芍專門調了幾個人,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




培訓一週後這些新人正式上崗,糕點車間的產量也有所提升。但還是不夠,隨著江城食品廠的名頭打響,來訂貨的越來越多,遠一點的甚至要用火車發貨。




人手實在不夠用,到了十月份,廠裡再次擴招,這次招了五十人。




這還是夏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有意壓著的結果,不然還得招更多。就這五十人招完,糕點車間的車間也不夠用了,臨時又加蓋了兩間,添了兩臺烤爐。




因為產量和銷售量的提升,相應的採購員和銷售員也多招了幾個,尤其是銷售員。




廠裡一看,乾脆成立了個小組,專門負責糕點車間的銷售,人數快佔銷售科的一半了。




這些銷售員夏芍都去看過,眼神太過閃爍的不要,純粹關係戶不要。




改革開放以後,銷售員做手腳掏空廠裡資產的太多了。有收了貨款不給廠裡,存在銀行吃利息的,也有把真東西賣了,弄點假的回廠裡退貨說沒賣出去的。




蘇書記這方面還算抓得嚴的,沒像其他廠一樣被買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跟著撈油水。




但誰也不知道這些人出去了是個什麼樣,夏芍不想被影響了好不容易做起來的口碑。




十月底,新工人和老工人打散,重新分配到了幾個車間,兩個新車間也正式投入了使用。




每天都有糕點源源不斷的入庫,又運輸出去,糕點車間也從四個班擴充到了六個班。




就在這時,夏芍收到了一封電報。




電報是由陳寄北老家發過來的,發報人陳慶寶,上面只有熟悉又不熟悉的五個字——




“父病危速歸”。!




檸檬九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