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幽燕鐵騎踏天下 作品

第415章 校場之中,封賞軍中諸將


                 右北平,太守府。

  當公孫瓚趕回來的時候,立刻詢問鮮卑南下的事情。

  當得知右北平守軍幾乎全軍覆沒,糧食、財物被洗劫甚多。

  甚至就連百姓都被擄走數千人!

  這是什麼?

  這是在打公孫瓚的臉啊!

  他白馬將軍公孫瓚何時受過如此奇恥大辱!

  若不是因為麾下軍隊死傷太重,糧草也已經消耗殆盡。

  再加上已經到了深冬,大雪封路,實在是無法北上。

  否則的話,公孫瓚必然會率領大軍北上進攻鮮卑。

  但是現在,公孫瓚也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這個虧算是認了。

  然而!

  在接到聖旨之後,完全改變了公孫瓚的想法。

  沒錯,公孫瓚此時接到了聖旨,封他為幽州牧,外加北中郎將的官職。

  中郎將也就罷了,可是幽州牧!

  這可是超過劉虞這個幽州刺史的官職。

  在州牧面前,刺史完全不能相比。

  因為刺史是沒有實權的,他只是監督、監察幽州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武靖明明是上谷郡太守,但是卻根本不鳥劉虞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的軍職高於劉虞,根本就不需要理會他。

  但是州牧不一樣,州牧就如同封疆大吏一樣,整個幽州都歸屬州牧管轄。

  真要說起來,就算是武靖都要受到公孫瓚一定程度上的節制。

  公孫瓚現在想的不是節制武靖,也根本沒有想過對付武靖。

  他現在滿腦子想的,就是前往廣陽,奪下劉虞的幽州刺史之位。

  有了幽州牧存在,還要什麼幽州刺史?

  而且公孫瓚跟劉虞在政治觀念上是完全敵對的。

  劉虞主張懷柔政策對付鮮卑,而公孫瓚則是以殺止殺,就跟當初的烏桓以及南匈奴一樣。

  二人的矛盾是完全不可調和的。

  “傳我政令,立刻前往廣陽,問罪劉虞!”

  “主公且慢!”

  就在公孫瓚打算帶著大軍前往廣陽郡,將劉虞踢出幽州的時候,一個聲音響起。

  說話的是公孫瓚麾下的心腹,田楷。

  田楷作為公孫瓚麾下老將,在很多戰略上還是頗有見解的。

  否則的話,公孫瓚也不會讓田楷看守右北平。

  可惜啊,田楷雖然有能力,但是奈何沒有足夠的兵力應對鮮卑大軍。

  “怎麼?有何不妥?”公孫瓚皺著眉頭問道

  田楷拱了拱手,隨後沉聲說道“主公得到州牧之位,自然應該問罪劉虞,將其刺史之位剝奪,從而掌控幽州。

  但是主公不要忘了,經歷此次大戰,我們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而且糧草也欠缺。

  貿然出兵進發廣陽,只怕還沒到,咱們就得餓著肚子。

  那劉虞麾下兵力甚多,更有鮮于輔、閻柔等將領效忠,實力不容小覷!

  再者說,此時大雪封路,實在是不適合出兵,不如等年後,我軍緩和過來在出兵問罪也不遲。”

  “這...”

  公孫瓚皺著眉頭,顯然也是有些遲疑。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都是快刀斬亂麻,絕對不能拖,否則遲則生變。

  但是田楷說的也有道理,他現在的實力確實不足,若是主動出擊的話,難免會再次被擊敗。

  就在公孫瓚陷入兩難的時候,身旁的嚴綱忽然出聲說道“主公,聽聞武鎮國身邊的軍師戲志才頗有智謀。

  主公何不書信一封,求教武鎮國一二呢?”

  公孫瓚一愣,有些怪異的看著嚴綱。

  “你是讓我將此事告知武靖,然後問問他的意見?”

  “正是!一來,讓戲先生為主公出出主意,這二來嘛...主公與武鎮國乃是同窗。

  現在主公乃是幽州牧,若是默不作聲的問罪劉虞,掌控幽州,難免武鎮國不會對主公心生嫌隙。

  既然瞞不住,還不如提前告知一聲,還顯得主公心懷坦蕩不是?”

  公孫瓚聞言沉默了。

  嚴綱說的有幾分道理,無論是刺史還是州牧,那都跟武靖這個鎮國大將軍沒有太大的關係。

  畢竟武靖是軍職,而不是文職。

  當然了,這套說法僅限於和平時期。

  對於現在這個亂世而言,地盤才是最重要的。

  除此以外,手中的兵力也很重要的。

  公孫瓚得到了幽州,真的對武靖沒有任何影響嗎?

  可能嗎?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