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蒼章起元 作品

第219章星雲生命,進化與基因

  而當等離子泡的個體足夠大時,它們還可以一分為二,完成個體的複製。

  “這,等同於細胞啊。”

  破解了小部分凱德隆生命本質的穆蒼,頗為愉悅的看向中間那團等離子體。

  微觀視野頓開,熾光耀眼的等離子體內部無數絲狀結構物呈現而出。

  “在能量足夠的情況下,這些等離子體內的粒子能夠自發地形成絲狀結構,同時絲狀結構又會互相吸引並纏繞。”

  觀察著等離子體內由粒子絲狀物構成的雙螺旋結構物,穆蒼沉思道,“這種結構明顯要比前一種更加精深複雜,而且具備很強的信息編碼能力,這絕對是性狀遺傳物。”

  說罷,看向了最後一團等離子體。

  在其中,他‘看’到了億萬萬枚極其微小的等離子細環。

  這些等離子環毫無規律的四處遊走,時不時會互相簇擁互相堆疊形成一些複雜結構。

  在這些結構中,既有等離子泡亦有等離子絲狀物,甚至還有一些更大也更復雜的結構物。

  而在這些等離子結構的更細微層面上,穆蒼還發現了極為罕見的穩態【核分子】。

  就如同自然界中複數原子在電磁力作用下通過交換電子結合成分子一樣。

  所謂核分子,即是複數原子核在強大引力作用下通過交換中子從而束縛在一起,就如同另類的‘分子’一樣。

  理論上而言,如果中子成鍵能夠形成複雜有機核分子,就有一定可能性形成生命。

  許久前,穆蒼就曾在實驗過程中合成過核分子,想要嘗試性製造出核分子生命。

  但遺憾的是,那些核分子極其不穩定,壽命也非常短暫,它們很難形成更大的有機核分子,更不用說形成生命。

  “不過凱德隆軀體基礎結構中出現的這些核分子卻很是不同。”

  穆蒼催使神念裡裡外外翻查著核分子,在細緻入微的研查中,他發現這些核分子之所以形態如常穩定,就是因其具備了靈晶態物質的一些結構。

  或者說,構成凱德隆軀體的核分子鏈接處的中子根本就是由靈晶態的,所以才會在結構穩定性上如此強大。

  “朕似乎看到了……你們尤恩魯克一族的演化與誕生。”

  “唔……這種能級的靈晶態結構,似乎在高靈環境下都難以做到啊,如果要製造金字塔飛船的靈晶態質子,可以通過”

  穆蒼退後兩步,看向凱德隆強大軀體的雙眸中驟然閃爍大片大片的數據。

  這些數據在其腦海中清晰顯化成一方真實不虛的星雲。

  這片星雲從最初的原始狀態一點點成長。

  時間流逝,星雲的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與密度也越來越高。

  最終在經歷了極其漫長的歲月後,在那片用光年作為單位計算的龐大星雲中心處的高溫高能等離子塵埃裡自然產生的低溫空隙,漸漸的開始有序化。

  在足夠長的時間裡,可能會出現的事物必然會大量出現,那些低溫有序化空隙也是如此。

  在活躍度足夠高的靈氣干涉及作用下,空隙中誕生出了極少數具備有機大分子功能的物質結構——由靈晶態中子鏈接形成的穩態核分子。

  以這些穩態核分子為架構基礎,在漫長時光裡,帶電等離子塵埃受到磁場作用圍攏其形成了等離子環。

  這些等離子環互相簇擁、靠攏、堆疊、組合,逐漸形成了越來越複雜的結構——

  類似dna雙螺旋,可吸引其他等離子塵埃顆粒而‘生長’,甚至可自我複製成複數個相同螺旋的性狀遺傳結構。

  這種由核分子、等離子環以及等離子塵埃形成的螺旋結構,其半徑會隨著不同分段而變化,而它具備信息編碼能力甚至不下於常規的物質晶體。

  生物的性狀是由進化塑造而來,不代表它有任何特別的合理性,亦不代表它有任何正面的功能。

  所以在那片浩瀚而熾熱的星雲中,具備種種性狀及功能,但結構卻極其簡單的等離子微生物出現了。

  不同種類的等離子微生物互相競爭、狩獵、吞噬……

  時間足夠久之後,第一隻等離子細菌在機緣巧合下剛好處在龐大星雲某片強度適宜的電磁環境下,又剛好在那兒有足夠數量的中性氬原子。

  於是,真正具備多個等離子細胞的巨大生命誕生了。

  它自出現後,就很快淘汰掉了其他弱小的等離子生命。

  一路上不斷茁壯成長,最終成為了一方稱霸銀河的強大種族。

  “星雲雙螺旋……”

  穆蒼驀然想起。

  自己曾在藍星時通過最精微的深空量子望遠鏡,在距離銀河系中心邊緣處發現過一片具備雙螺旋結構的星雲。

  驚人驚悚的是,那片星雲的長軸達到了八十光年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