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宋的監軍

  陳琳非但不生氣,反而笑眯眯道:“廢話,某是宮中的宦官,他葉安是朝臣,想法自然不同,這皇城司職司非凡,在咱們手裡就要是廢物人家才放心,到了他葉安手中自然就應該是天子爪牙了。”

  對葉安改變皇城司的想法陳琳很是滿意,他甚至願意交出自己在皇城司所管轄的權利全部由葉安指揮,但被葉安拒絕了,皇城司的都監更多的還是同監軍一樣,交不交權無所謂,重要是不搗亂就成。….待陳琳與藍繼宗離開,葉安才坐在公廨中冷靜下來,他這個管勾皇城司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受到了趙禎的監視,但這也沒有什麼,甚至是理所應當。

  大宋對軍權的管控早已到了變態的程度,上四軍中有著大量的內侍充任監軍,這些監軍為的就是保證上四軍的忠誠,而皇城司同樣也派遣親從官安插在軍營中,為的就是防備武將串聯,謀變。

  老趙家是怎麼有今天的?對於軍權的掌控他們從未鬆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擱在別的朝代可大可小,但擱在宋朝能直接掉腦袋!

  監軍不光監察軍隊的部屬,調動,用兵,更是監視武將的存在,你這邊“君命有所不受”,他那邊就已經開始“磨刀霍霍”了。

  倒了杯茶給自己葉安不由得苦笑,當初用兵時哪一次沒通陳琳交代報備朝廷?

  好在當初劉娥放權,否則他的每一步行動都要等朝廷的軍令以及劉娥的旨意,那還打個屁的仗?!

  這也是大宋軍制缺陷最大的地方,邊關消息本來傳遞的就慢,戰局又是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大宋的將領被束縛的大多不敢冒進。

  不單單是怕後勤跟不上,更怕擅自用兵後朝廷不會放過自己,到時間有功也變成無功,甚至有過。

  最典型的就是曹家過世的那位開國名將,曹瑋他爹曹彬,也就是曹儀時常掛在嘴邊最為了得的爺爺。

  當年皇帝趙二信心滿滿的發動了雍熙北伐,整整二十萬大軍卻慘敗而歸,但卻將所有的問題都歸咎到了曹彬身上,說他是貪功冒進,屬實是在讓他背鍋可葉安在當侍讀學士的時候於崇文院仔細看過當年的戰報,並且還親自請教過曹瑋,最終得到了戰敗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