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一百章水師的好處


  隨著廂禁軍在江淮剿匪的事蹟逐漸傳開,江淮各州府的大老爺們也在積極聯繫,都希望葉安能派遣廂禁軍前往自己所在的治下剿匪。

  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滁州知州卓國鈞發了一筆橫財,雖然錢財沒有入他的口袋,卻讓本州衙門闊綽了些。

  大宋各州府的稅賦幾乎都要上繳朝廷,本州留用的錢財並不多,在百姓看來那些錢財根本就不夠本州各項事宜開銷的。

  富庶些的州府還好些,若是還窮困的州府甚至連本州官員的薪俸都要拖欠,或是以雜物抵充。

  江淮雖然土地肥沃,百姓眾多,但架不住開銷也大啊!地方上的水利,衙門的開銷,城池的修繕,勞役的徵派哪一樣不要錢?!

  於是葉安以及他屬下的廂禁軍們立刻成為各州府的香餑餑,都希望廂禁軍前去剿匪的時候給他們分一杯羹。

  吳遵路為此很是不滿,眼下的廂禁軍就駐紮在通州,算是吃他的喝他的,但最終他居然一文錢也收不到。

  雖然朝廷給了廂禁軍錢財,最終也用來買了通州的糧草,可吳遵路沒有看到一筆額外的錢財流入到本州府衙,這才是最讓他不滿的地方。

  當然,也不是全無收穫,其他州府的衙門來人都會給他送來一些州府大老爺們的鄉儀土產,為的就是讓他行方便,或是從中游說。

  這點東西可不是吳遵路自己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如何讓通州獲益,而不是自己獲益。

  本質上來說他也是為了通州的利益出發,這並沒有錯,范仲淹被他叨叨的煩了,也只能幫他去葉安那說項,就算不給通州好處,多多少少也要讓其他州府給通州出點辛苦錢。

  於是老範便在十月霜降的晚上宴請了葉安燈下賞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會讓葉安給吳遵路一個面子,畢竟是一州知州都已拉下臉來求人了不是?

  在大宋,飲宴對於官員來說是十分正常的事,隨便找個由頭便能進行公款消費,衙門裡的公使錢就是這麼用的。

  燈下賞菊?這話也能說得出口!

  葉安看著桌上的鮮美宴席,再看屋內的燈火輝煌屋外的黑咕隆咚一時嘆息:“咱們有事說事,燈下能賞的東西可不多。”

  吳遵路尷尬一笑,隨即道:“這不是宴請葉侯尋個由頭嘛!通州乃是沿海重鎮,亦有利豐監這般的鹽場,沿岸而行可達杭州錢塘,可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