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七十九章“無能”宰相


  誰也不會想到一封普普通通的家書中記錄了普惠商號驚人的發展,現在的普惠商號已的經營制度已經相當的完善,就算葉安不在東京城中,總號也能非常好的處理好日常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這是普惠商號的管理模式所決定的,大宋有千千萬萬的商號,但沒有一家能夠做到普惠商號這般的自主管理以及自主選擇投資項目的經營模式。

  在日常管理中就更不用說了,成熟而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大宋其他商號所不能比擬的,遇到什麼情況,該如何處理,處理結果如何,這些都必須有詳細的記載,並且要彙報到總號中去。

  如此一來,各分號的店鋪經營情況總號便能掌握,同時總號還會派人前往各個分號進行培訓,這可不是基礎的培訓,畢竟商號招來的掌櫃都是業內翹楚,從未有一個商號如同普惠商號一般,東家對掌櫃的很是尊重。

  掌櫃便是後世的職業經理人,只不過這是葉安的理解,在這個時代更多是將掌櫃當作下屬的經營者,東家擁有對店鋪的絕對掌控權,而掌櫃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協助者,尤其是在高門大戶眼中,掌櫃就是家中管事一般的存在,只是比奴婢的身份高一點而已。

  東京城中的店鋪哪家叫得上字號的背後不是豪門大戶?

  但普惠商號不同,葉安早就規定,店中無論夥計掌櫃皆不得簽下身契,雖說有上下之分,但從根本上保證這些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給了人家尊重,人家才能幫你賺錢啊!

  相比於後世人,葉安發現這個時代的職業經理人居然更加重視科技的進步和研發,普惠商號的掌櫃們甚至更加關心格物的發展,因為只要東京城外的格物學院研發出了新的器物,那便絕對能用在工廠的生產上,或是提高效率,或是給店鋪帶來全新的貨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還不光在後世是至理名言,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

  普惠商號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脫離了葉安與秦慕慕的控制,這個龐然大物已經開始能夠自主運行,不斷的將更多的人、行業、財富、利益緊緊地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