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六百七十六章朝堂上的“真狐狸”

  鐵牛倒是吃的肚大腰圓,葉安一度懷疑這是王曾故意不招待自己吃飯的,並且這條小鯉魚也是有寓意的,但事實證明他是想多了。

  文人之間不興留飯,除非是之交好友,或是通家之好,否則在人家吃飯便會有失禮數。

  葉安覺得相比後世人的熱情,這時代的所謂的讀書人,文化人才是真的拒人於千里之外,他在東京城外的莊子裡都會被莊戶們熱情的邀請去家裡吃飯,即便是有食堂也不屑於在那裡請客。

  莊戶們自己都有了錢,還有必要在食堂請客吃大鍋飯嗎?

  沒辦法,葉莊工廠中的工資相當不錯,作為大宋唯一的工廠,葉安沒有壓榨員工,而是把福利與工資準時準點的發放了,食宿免費這種事情對於後世人來說再習以為常不過,但對於這個時代剛剛從農人轉變為工人的大宋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堂!

  吃得好,住得好,關鍵都不要錢,那自然就能省下錢,於是乎購買力便出現了,錢是用來消費的,有了錢之後自然就願意用來改善生活。

  葉安從來不介意自己的員工走上好生活,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應得的,整個普惠商號的財富有一大半是他們創造出來的。

  坐在牛車中的葉安非常愜意,王欽若的事情幾乎是板上釘釘了,只需要稍稍運作他必將萬劫不復。

  這件事若是自己一個人對付他,那會非常麻煩,但有了朝堂上的大佬相助,就要輕鬆的多了。

  葉安不打算去尋韓億,這個人算是一個比較守規矩的,若是自己提前知會他,還不知會出什麼亂子,王曾都使喚不動的人,何況是自己這個雲中郡侯?https:/

  牛車穿過南門大街的御道拐向了西水門,這裡都是平民百姓討生活的地方,但普惠商號在這裡依舊有個不大不小的分號。

  雖然是討生活,但卻不能小看群眾的力量,這裡有整個東京城中消息最靈通的“包打聽”,也有大量見不得光的掮客,當然三教九流都是存在的。

  自從左第二廂的無憂洞被搗毀之後,雲中郡侯的名聲便傳遍了東京城的三教九流,但後來的事實證明,葉安並不是開封府知府,並沒有進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