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六百一十三章官家的“社會實踐”(上)

  這一切對於官員來說是自尊心得到滿足的最大享受,葉安無不充滿惡意的揣度,天家搞這一出就是為了讓群臣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以此製造對立和拉攏的目的。

  但很快,葉安也清楚老趙家這麼做的原因了,想要用有限的人力來統治如此龐大的國家,就必須在百姓們的面前“畫一張大餅”,就像是在驢子的前面釣一根胡蘿蔔一樣,驅使著它前進。

  這恐怕也是封建時代的統治者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了,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被科舉制淘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避免門閥之家對國家的控制。

  大駕滷薄的儀仗規模之大,氣勢之宏偉,教坊鉤容直樂部引前,駕後有諸班直馬隊作樂,駕後圍子外左側乃是宰執侍從官,右則親王宗室南班官。

  大駕至五嶽觀前,列橫班十餘人撃鞭揮斥,駕後有內侍高舉曲柄小紅繍傘,亦殿侍執之於馬上,使得東京城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奔走相告,為的就是一睹這天家儀仗的恢宏。

  當所有人都沉靜在這份宏偉壯觀的場面時,有一個人則是面色緊張,心中有無數的想法在碰撞,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堅持自己的想法。

  趙禎握了握拳頭給自己加油鼓勁,面色坦然的出了大駕車攆,隨著陳彤前往五嶽觀,四周的環衛官比比皆是,如同眾星拱月一般把年幼的官家送到了五嶽觀內。

  五嶽觀在南燻門的東面,邊上就是蔡河,以及聯通蔡河的迎祥池,但極少人知曉,五嶽觀又叫中太一宮,與西面的南葆真宮相連,與會靈觀僅一牆之隔。

  趙禎在葉安促使下,讀雜書的好處便體現出來,他在一本東京城舊聞中知曉,原來這三座觀廟都有小門相連,且從內側可以輕易打開。

  在冗長的大殿結束後,天色已經不早,趙禎偷偷看向人群,見一群朝臣和相公們因年歲不小都有些睏倦疲憊,在簡單的用了些吃食後更是昏昏欲睡。

  大駕也即將返回內城,在此之前還會遊幸宣德門前的燈山,許多人都在養精蓄銳以待奇景點燃的時刻。

  但趙禎卻不同,他在養精蓄銳之後便去往後殿休息,簡單的脫下了身上華麗的冕服,內裡則是一件他昨夜便換好的錦緞絲棉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