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四百章天子親耕

  還別說,那大牯牛興許是知道拉得是誰的犁,居然不用鞭子抽打或是炸響就能筆直的前進,讓王曾輕鬆脫穎而出,至於呂夷簡,葉安真想上去看看老傢伙是不是偷偷健身了,手臂高高的舉起在空中甩了一圈,於是鞭子便在空中的抖動中發出一陣脆響,他的那頭打牯牛便彷彿聽到了衝鋒的號角,牟牟的向前加速,葉安甚至覺得是大牯牛在拉著呂夷簡跑…………

  都說真正的人才是努力出來的,越是成功的人越努力,這話一點都不假,若非是葉安憑藉過硬的身體素質,倆個老棺材板還真的能把他給比下去,就這樣藉田中最亮眼的還是這兩位。

  即便是葉安成為第一個完成的十二推的年輕官員,也沒有王曾和呂夷簡這種完成九推的相公獲得的叫好聲多。

  待賞賜來的時候,王曾和呂夷簡這兩位相公得到的是兩石用大紅漆桶裝滿了金黃的稻種和小麥種,而葉安得到的卻是等級稍低一些的黍和稷的種子。

  倆個老傢伙腆著臉的表示自己身體不行了,不如以前了,還特意“表揚”了葉安的尊老精神,從他的手裡接過了扁擔,扛著兩桶兩種就走,只留下葉安這個藉田令呆呆的看著挑著百十來斤的扁擔飛奔而去的兩老頭。

  這上哪說理去?!

  葉安還不能走,作為藉田令他要宣讀之前的禮詞,朝臣們聽著對仗工整的禮詞微微點頭,甚至有些人還跟著葉安的節奏搖頭晃腦,這不是在裝腔作勢,而是在通過腦袋的晃動來進行斷句。

  當葉安背到“玄武移天仗,鉤陳出帝城。停雲依別殿,翔鳥避行營。十二蒼龍駕,三千日虎兵。”的時候文臣武將在場之人無不震撼,即便是少有文化前來觀禮的百姓也在大聲的叫好。

  這就是少年人應有的氣魄,把帝王之氣烘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連晏殊這樣的大才都忍不住在觀禮的朝臣中叫好,更別提早已快蹦起來的李端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