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七章改造信陵坊

  至於葉安則是負責其他的店面,因為信陵坊的位置極好,就在南門大街的西邊臨街,東面則是大相國寺,每月的萬姓交易人來人往。

  這樣的人流量做什麼不火?!

  餐飲是最簡單的,投資小,上手快,回本率高,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宋人好吃,會吃是出了名的,只要你的店鋪乾淨,整潔,食物味道好,甚至是別具特色,那就一定會有人來光顧。

  商業街中怎麼能少得了小吃?

  對於葉安這個吃貨來說,在信陵坊中開發常飲業務實在是手到擒來,烤鴨,火鍋,鐵鍋炒菜,麵點小吃,高湯餛飩,豆腐腦?等等這些都會成為這裡的特色。

  他的教學方式也是簡單,把立契且想要做餐飲生意的人家都召集過來,根據各家情況,甚至是勞動力的多少進行單獨的教學授課。

  整個信陵坊的人家幾乎都與侯府立契了,排除張寡婦家,崔長髮家,以及那些與秦慕慕學制衣的人家外,剩下的人家中有一半都來了。

  其實這些菜色很簡單,甚至連炒菜這東西都是看一遍都會的,但想要把味道做好,就要自己花心思了。

  至於信陵坊的北面最深處有一家鐵匠鋪,嚴老栓的鐵匠手藝號稱東京一絕,雖然是他自封的名頭,但他的鐵器確實好,但他家也與侯府立契了,原因無他,只是因為葉安能給他更高的爐火溫度!

  這在嚴老栓的眼中幾乎是鐵匠安身立命的本事,嫻熟的打鐵經驗讓他早已對爐火的重要性知之甚詳,不光是事半功倍,更是因為高溫爐火能夠更多的去除鐵器中的雜質。

  嚴老栓這個一輩子與鐵器打交道的人,毫不猶豫的便答應與侯府立契,即便是他家的老婆子不同意也沒用,一項在婆娘面前俯首帖耳的人,爆發了男人的陽剛,雖然被左鄰右舍笑話,但他卻無所謂。

  於是葉安便把一個簡單的秘訣告訴他,用自己發明的鼓風機,而不是用祖傳的揎,揎是一種小型皮革鼓風機,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槓桿原理把皮革中的空氣吹入爐火中。

  但效率低下不說,人還累的半死,用腳踩可不輕鬆,而葉安做的手搖式鼓風機可不一樣,不需要把空氣先注入到皮革中,而是直接把空氣通過木質的小風扇吹進爐膛,再在爐膛中撒上碾碎的煤粉,於是熊熊大火把嚴老栓的眼睛都給染紅了,抱著葉安的腿便要叫“祖師爺”…………

  打鐵的匠人幾乎都把騎青牛的老子當作自己的祖師,雖然葉安不知道為什麼,但在嚴老栓眼中,這爐火甚至可以能用來煉丹了,葉安又是道士出身,不是祖師爺是誰?!

  鐵匠對信陵坊的幫助其實很大,鐵鍋,鐵鏟,鐵勺子,都是各家所需要的,而且鐵器作為生產工具要比木器更為高效。

  葉安也是有私心的,他想看看尋常的鐵匠是否能打造出高質量的鐵器來,這對以後發展屬於自己的產業非常重要。